日本突然宣布了 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1日访问韩国,与

士气沉沉 2025-09-28 10:49:15

日本突然宣布了 日本首相石破茂将于2025年9月30日至10月1日访问韩国,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釜山举行会谈。这是石破茂自2024年10月就任首相以来首次访韩,预计也将是他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外访。 这次访问来得挺巧。石破茂眼看就要卸任了,却偏偏选这个时候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想给下一届政府定个调子。日韩关系老是反反复复,他可能想趁自己还在位,给两国关系打个结实点的地基。 时间点选得微妙,离他任期结束只剩几个月,明眼人都能看出,这趟行程藏着“临别交底”的意味。 石破茂这届首相当得不算轻松。 2024年10月上任时,日本国内正被通胀压力、老龄化社会负担缠得喘不过气,自民党内部派系斗争也没消停。他上任后优先处理国内经济改革,外交上一直显得“慢半拍”,对邻国的访问更是排在了日程表的后半段。 如今任期将尽,却突然把首次访韩提上议程,背后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日韩关系这些年像坐过山车,2023年刚因尹锡悦政府的“第三方代赔”方案有所回暖,2024年又因历史教科书问题、独岛(日本称“竹岛”)主权争议闹得不太愉快,双方民间情绪也跟着忽冷忽热。 石破茂选在此时去釜山,大概是想趁自己还在位,给这层关系多加几根“钉子”,免得下一届政府上台后又推倒重来。 釜山这个地方选得也有讲究。作为韩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它既是经济枢纽,也承载着不少历史记忆——这里曾是韩日贸易的重要通道,也见证过两国间的摩擦与和解。石破茂和李在明在这里会谈,或许是想避开首尔的政治喧嚣,更务实地聊点具体问题。 毕竟对两国来说,光谈“历史和解”太空泛,老百姓更关心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比如半导体产业链,日本的光刻胶、氟化氢材料是韩国芯片制造的“命门”,而韩国的存储芯片又占据全球市场七成份额,这两年美国搞“芯片四方联盟”,日韩在供应链上的协作直接关系到两国企业的生死存亡。 再比如旅游业,疫情前韩国每年接待日本游客超300万人次,日本也是韩国人出境游的首选地,这两年人员往来刚恢复,如何简化签证、提升旅游体验,都是能立刻见到成效的议题。 当然,绕不开的还是历史问题。强征劳工、慰安妇这些“旧账”,两国政府谈了三十年也没彻底理清。尹锡悦政府2023年推出“第三方代赔”方案时,韩国国内反对声浪就没停过,不少受害者家属直言“这是屈辱外交”; 日本那边则有人觉得“已经让步够了”,不该再提赔偿。石破茂这次去,估计会带着“新思路”——比如不直接谈“赔偿”,而是推动两国企业成立联合基金,用于支持韩裔青年交流、历史研究项目,用“软合作”慢慢化解“硬分歧”。 这种做法既能让双方政府都有台阶下,也能给民间情绪降温,算是比较务实的折中方案。 李在明这边也有自己的考量。作为韩国总统,他2022年上任后就一直想改善对日关系,无奈国内阻力太大,稍有不慎就会被在野党扣上“亲日卖国”的帽子。 石破茂主动来访,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机会——既能展现“外交成果”,又能借日本之力提振经济。毕竟韩国经济现在也不乐观,出口连续多月下滑,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如果能和日本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达成合作,多少能给国内经济注入点活力。 不过他也得小心,韩国民间对日本的警惕心一直没消,这次会谈如果谈得太“亲近”,可能会引发反弹;要是谈得太“强硬”,又可能让石破茂白跑一趟。这个平衡怎么找,考验的是李在明的政治智慧。 有意思的是,石破茂这次访问的时间点,正好卡在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前。按照日本政治惯例,首相任期临近结束时,党内各派系就会开始“布局下一盘棋”。 石破茂如果能在卸任前推动日韩关系取得实质性进展,无疑能给自己的政治生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哪怕下台了,也能在党内留下“有担当”的名声。 而对韩国来说,无论下一届日本首相是谁,石破茂这次打下的“地基”都能成为双方继续对话的基础——毕竟外交这事儿,最怕“人走茶凉”,有个现成的框架总比从头开始强。 不过话说回来,日韩关系这潭水太深,不是一次会谈就能彻底搅清的。两国间的历史积怨像根刺,扎在民间心里几十年,政府层面的“握手”未必能换来民众的“拥抱”。 石破茂这次带着“定调子”的任务去,能不能真正让两国关系“稳下来”,还得看后续行动能不能跟上。比如半导体合作能不能落地,历史问题能不能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民间交流能不能真正热起来——这些都不是靠领导人握握手就能解决的。 石破茂的这次“告别访问”,到底会成为日韩关系的“转折点”,还是又一次“例行公事”?两国间的那些老问题,会在新政府的棋局中被放大,还是被暂时搁置? 或许,答案就藏在釜山会谈的细节里,也藏在两国民众对彼此的态度里。你觉得呢?这次访问,真的能给日韩关系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吗?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