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伏明霞长女梁司渝出生,这位“星二代+豪门女”早已撕掉“花瓶”标签:1岁登央视,20岁掌家族慈善基金,现为哈佛预备生。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很多人一听说“星二代”“豪门女”,脑子里立马浮现出锦衣玉食、靠爹妈铺路的画面。但梁司渝不一样。 这姑娘母亲是奥运跳水冠军伏明霞,父亲是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她却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出了更响的动静。不是靠背景,而是靠自己的脑子跟手脚。 梁司渝第一次公开露面才一岁,被妈妈抱上央视的镜头。别家孩子还在咿呀学语,她已经开始面对公众审视。 三岁时,伏明霞给她请了四位家教,分别教中文、英文、钢琴和礼仪。客厅变课堂,伏明霞亲自盯学习,弹错一个音符就得重弹十遍。 这种严格训练让她小学前就精通双语,钢琴弹到专业水平,但也让她早早明白:名门之后的日子,得用实力撑起来。 15岁参加香港青少年商业计划比赛时,父亲梁锦松故意撤走所有资源,让她独立完成项目。梁司渝熬夜改方案,最终以社区养老项目夺冠,评委惊叹她的数据分析能力“不像15岁孩子”。 这种教育背后,是父母截然不同的影响。伏明霞把运动员的狠劲传给了女儿,当年她22岁“高龄”复出夺金,退役后硬是花了7年考取清华学位。 梁锦松则从码头搬运工一路奋斗成财政司司长,他送给女儿18岁成年礼的豪宅,特意选在能俯瞰维多利亚港码头的位置,仿佛在说:记住,奋斗才是底色。 但梁司渝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她如何“用”资源。2021年,她接手家族“司渝慈善基金”,却没坐在办公室里签文件。 她带着团队扎进云贵山区,三个月走访几十个贫困村,睡硬板床、啃干粮,写出37份女童辍学调研报告。 她发现单纯捐钱效率低,于是创新设计“公益金融”模型—把善款变成可持续的助学循环,比如支持当地手工业创造收入,让家庭愿意送女孩上学。这一招,直接让数千名失学女童重返课堂。 更绝的是,她把父亲送的8580万港币半山豪宅,划出一半改造成公益办公室。别人晒豪宅开派对,她在这里开读书会、策划扶贫项目。 2023年,哈佛大学经济系向她发出预录取通知,校方看中的,正是她将“公益”与“金融”结合的创新思维。伏明霞起初担心女儿压力太大,梁司渝却笑着拿母亲当年跳水作比较。 如今她在哈佛预备班低调学习,很少更新社交动态。被问为何不像其他星二代活跃于名利场,她只表示想靠实力被人记住。 梁司渝的成长,像一场沉默的反击。有人总说“投胎是门技术活”,但她证明:投胎只是发牌,打牌靠自个儿。 当同龄人还在抱怨原生家庭不够好,她已把一手好牌打成王炸。不炫富、不炒作,用公益和学业重新定义“豪门”二字。 信息来源: 央视网《跳水妈妈:伏明霞》
“‘寒门’彻底进不去娱乐圈了,看大湾区晚会就知道了”“成了星二代小聚会——
【33评论】【27点赞】
用户10xxx25
还不是靠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