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人艇已成为黑海战场上的“黑马”,深刻重塑海上作战格局。2025年,这一低成本、高隐身的技术创新不仅颠覆了传统海军力量对比,还预示着未来战争向无人化、智能化转型。乌克兰海军虽无大型舰艇,却凭借MAGURA V5/V7等无人艇,成功瘫痪俄罗斯黑海舰队,迫使其近一年多龟缩塞瓦斯托波尔港。 这场“不对称海战”凸显无人艇的多重作用:从侦打一体到整个作战体系对抗,堪称世界军事革命的缩影。 首先,无人艇在突袭作战中展现压倒性效能。其低雷达截面、长续航(MAGURA V5达833公里)和高速(42节)特性,使其易于渗透敌防区。2022年10月,乌克兰无人艇首袭塞瓦斯托波尔港,击伤俄旗舰“莫斯科”号,开启黑海“无人机时代”。 截至2025年,乌军已用此类艇击沉10余艘俄舰,包括登陆舰和巡逻艇,损失价值超数十亿美元。更创新的是,MAGURA V7于5月首用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两架苏-30战机,创下海面平台抗空历史。12月,又用R-73导弹摧毁米-8直升机,证明无人艇的多域杀伤力。 这些行动依赖马斯克Starlink卫星通信,确保远程操控和实时数据链。 其次,无人艇重塑海上控制权。乌克兰第385无人艇旅作为全球首支专用部队,整合FPV无人机发射和河道作战变体,扩展到克里米亚雷达站和刻赤桥打击。 其成本仅数十万美元,却令俄舰“寸步难行”,迫使俄转向防御性,承认乌方先发优势。 这体现了“蜂群战术”:多艇协同饱和攻击,突破电子战屏障。 然而,无人艇也暴露局限:易受电子干扰和空中拦截,俄已部署诱饵舰和扫雷艇反制。总体看,其作用在于放大弱势方杠杆,挑战大国海军霸权。展望未来,无人艇将催生“无人舰队”时代,促使全球海军加速创新,如美军USVRON-3中队演练。俄乌冲突警示:技术不对称可逆转战场智能化将成为海权制胜关键。 我们要重视这一新的作战样式的变化,早规划,塑造一支自己的无人艇作战部队。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如何反击对方的无人艇的攻击。
☔我军的重装合成旅到底有多恐怖?这么说吧,先做两个假设。第一个,俄乌冲突中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