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张票,成都演唱会塌成笑话 本想靠低价勾点路人,结果连链接都没人点 最近成都演出市场挤得发烫,范世琦团队定了247块票价——比一杯手冲咖啡贵不了多少。原以为“低价+选秀回忆”能捞波热度,没想到开卖好几天,只卖出15张。成本五十万起步,光前期筹备就亏了三十七万,团队赌的“热搜爆梗”没等来,倒等来了网友的调侃 范世琦是2013年《快乐男声》全国六强,当年唱着《I'm Back》闯到决赛,后来演《幻城》里的“迟墨”小火一把,和马天宇、张睿搭过戏。可最近几年,他的作品几乎没水花:2024年发的新歌《等风来》播放量刚过百万,综艺里也只是“眼熟嘉宾”,连老粉都坦言“没什么新东西可追” 再看成都的市场:这星期有周杰伦“嘉年华”巡演、五月天“好好好想见到你”专场,还有本地独立乐队的livehouse——观众要么冲大牌的“全场大合唱”,要么冲小乐队的“新鲜劲”。247块的票价不算高,但没作品支撑,路人觉得“花这钱不如看场电影”;当年的粉丝现在二十七八,忙着上班加班,早不为“快男回忆”掏腰包了 为什么范世琦的演唱会卖不动? ① 作品没底气,新歌没出圈,连老粉都没动力到场 ② 市场太卷,成都一周十几场演出,小艺人的场子根本排不上号 ③ 营销错了,以为低价能吸引路人,可路人要的是“值得”,不是“便宜” 普通观众看演唱会,图的是“值回票价”。比如周杰伦唱《晴天》,全场举着荧光棒大合唱,粉丝觉得“花1000块也值”;可范世琦的场子,除了几个老粉喊两句,路人根本没共鸣。小艺人想活下来,得先把作品磨硬——比如房东的猫靠《下一站茶山刘》圈了新粉,演唱会场场满;张远靠《嘉宾》翻红,门票秒空。没作品的话,再低的票也是“贵”——浪费时间又浪费钱 有网友调侃“他做大夫赚的钱比这多多了,才不在乎呢”。其实范世琦没做过大夫,是网友笑他近年没戏拍、没歌火。但这话戳中痛点:没作品的艺人,连调侃都带着“无所谓”的不屑 要我说,小歌手想翻红,别赌“万一爆热搜”,先磨好一首能打的歌。比如张远靠《嘉宾》把“快男”标签换成“歌手”,演唱会场场满;范世琦要是能出首让路人循环的歌,哪怕票价涨点,也有人愿意买。光靠低价和怀旧,早晚得凉 你觉得小艺人要怎样才能在演唱会市场突围?
幽默恁乎……讲个笑话,立本人班味不重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