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

花开半夏香 2025-09-28 00:48:18

新加坡媒体称:中国的歼-10和霹雳-15虽然在实战中击落了法国阵风,但这并不代表中国的装备比西方先进,他们认为阵风失利,是因为没有发挥出体系作战的优势。 可问题是,5月7日那次对抗,美其名曰“体系缺失”,实际上却是歼-10CE真正打出了硬实力,那一天巴基斯坦飞行员驾驶歼-10CE,在预警机和数据链的配合下静默接近目标,用霹雳-15一举击落对手,这场景可不是私下传闻,而是被英国《空军月刊》细致记录在案的实战细节。 先说说歼 - 10CE 的雷达真功夫。阵风装的 RBE2-AA 相控阵雷达,标称探测距离才 160 公里,一次只能跟踪 8 个目标,而歼 - 10CE 的 KLJ-7A 雷达探测距离超过 200 公里,能同时盯 15 个目标,还带低截获概率模式,开着雷达对方也很难察觉。 实战里,阵风的雷达在山地杂波里虚警率高达 30%,屏幕上全是干扰信号,被俘的印度飞行员夏尔马都承认,直到被击中都没找到目标,歼 - 10CE 的雷达经过高原优化,能过滤杂波,目标识别准确率达到 95%,这就是实打实的技术差距,跟体系没关系。 再看导弹的硬实力。阵风配的 “流星” 导弹最大射程 150 公里,而歼 - 10CE 用的霹雳 - 15E 虽然是外贸版,射程也有 145 公里,关键是它有双脉冲发动机,能分两段加速,末端速度飙到 6 马赫,还能通过双向数据链实时修正路径,5 月 7 日那次,导弹是在 181 公里外发射的,这个距离远超阵风的防御范围,就算阵风有体系支持,“流星” 导弹够不着对方,照样只能被动挨打。 印度自己的国防研究机构说霹雳 - 15E “没仿制价值”,可他们的 “阿斯特拉” 导弹试射 7 次只成 2 次,射程还靠造假,这对比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歼 - 10CE 的机身设计也藏着硬实力。它的 DSI 进气道和座舱都做了隐身优化,雷达反射面积比阵风小得多,阵风的反射面积有 1.5 平方米,歼 - 10CE 能做到更小,这就让阵风更难发现它,动力上,歼 - 10CE 的发动机能支持 1.8 马赫超音速巡航,比阵风的 1.6 马赫更快,既能快速抢占攻击位置,打完还能迅速脱离。这些都是单机性能的优势,跟体系协同没直接关系。 再说所谓的 “体系缺失”,其实是个借口。英媒爆料,这次空战歼 - 10CE 根本没靠预警机直接引导,只是靠瑞典 “爱立眼” 预警机给个大致空域,全程自主锁定发射,巴方用的 “爱立眼” 还不是最先进的预警机,反观印度空军,就算有体系支持,阵风的雷达和导弹性能跟不上,照样没用。现代空战确实需要体系,但得有好装备当基础。 就像给你再好的指挥系统,拿老式步枪也打不过带狙击枪的,武器不行,体系再强也白搭。美军的 F-35 也靠预警机和数据链支持,没人说它不先进,怎么到中国装备这儿就双标了呢? 还有环境适应能力,这也是硬实力的一部分。法国达索公司说阵风经过高原测试,可实战证明它在高海拔强电磁环境下,导弹命中率只剩平时的 60%,歼 - 10CE 从设计时就考虑了高原作战,霹雳 - 15E 的抗干扰导引头在强电磁环境里照样能锁定目标,这是针对性研发的优势,阵风那种追求全球普适性的设计根本比不了。 这种环境下的表现,纯粹是装备本身的本事,体系帮不上忙。 其实阵风输得一点不冤,它的电子战系统 SPECTRA 没升级,根本压制不了歼 - 10CE 的电子战套件,现代空战比的就是谁先发现、先锁定、先开火,歼 - 10CE 靠雷达看得远、导弹打得远、自身难被发现,刚好掐中了阵风的软肋,就算给阵风配齐体系,它的单机性能差距摆在那儿,照样打不过。 新加坡媒体把武器和体系割裂开,说到底是不愿承认中国军工的进步。5 月 7 日的空战,是歼 - 10CE 和霹雳 - 15E 的硬实力打了胜仗,体系只是让这些优势更好发挥出来。要是装备本身不行,再先进的体系也没用。 现在埃及、沙特都放弃欧美装备,买歼 - 10CE 和霹雳 - 15 的组合,这就是市场用脚投票,证明中国装备的先进是实打实的。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花开半夏香

花开半夏香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