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00个大兵,趴在4个志愿军的脚下,哭喊着投降。可5分钟后,他们竟然

回忆只剩悲凉 2025-09-28 00:46:59

1951年,200个大兵,趴在4个志愿军的脚下,哭喊着投降。可5分钟后,他们竟然发现,枪是空的。4个志愿军被逼到崖边,突然传来一阵歌声。 在抗美援朝那段日子里,朴达峰阻击战算是志愿军打得最艰苦的一仗之一。1951年5月底,第五次战役打响后,志愿军主力得赶紧往北撤,美军那边新换了李奇微当指挥官,这家伙追得特别紧,非要把志愿军咬住不放。15军45师134团3营8连就接到死命令,守住朴达峰这个山头,至少顶住敌人7到10天,给主力争取时间。朴达峰地势险要,但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全上阵,轰得山头直冒烟。志愿军靠着地堡和壕沟死扛,头六天愣是没让敌人过线,干掉上千敌人,可自己也伤亡太大,两个连勉强合并成一个。 阵地形势眼看要崩,主峰被敌人抢了过去。柴云振当时是8连7班班长,带了9个战士从师部警卫连紧急调来补缺。敌人火力太猛,他们只能猫在地堡里出不了头。营长直接点名,让7班上去把丢了的无名高地抢回来。柴云振带剩下4个人,分成两组摸黑反击。那天晚上雨下得大,敌人还放照明弹,柴云振他们就趁黑灯瞎火的空档往前爬,照明弹一亮赶紧钻弹坑。手榴弹一扔,敌人措手不及,第一第二个山头就拿回来了。可惜混战里又倒下两个,只剩柴云振和另外两个战士。暴雨还在下,山脊上另一个高点还在敌人手里,那地方居高临下,火力能封住整条线,对志愿军威胁太大。 柴云振没向上级汇报,自己决定去端掉敌人的指挥部。他没走大路,直接爬峭壁上去,雨水把石头冲得滑溜溜的,手脚并用才勉强上去。快到顶时听到电流声,猜到那是敌指挥部的位置。果然,翻过去看到树后有个山洞,里面有动静。他冲上去一枪撂倒门口一个军官,又从地上捡了两箱手榴弹,点着了往洞里砸。爆炸一响,里面全安静了,敌指挥部就这么被毁了,主峰阵地又回来了。可这时候阵地就柴云振一个人守着。 天刚亮,敌人就大规模反扑。柴云振把剩下的手榴弹绑成捆,先扔出去炸一波,再端起机枪扫。敌人冲了几次,都被打退了。他一刻不敢松懈,四处张望,就看到坡下有几个敌人像虫子一样爬过来。他赶紧开枪,三枪干掉三个,最后一个冲到跟前,枪里子弹正好打光了。那敌人上来就是一石头砸他脑门,柴云振扑上去,两人滚成一团。敌人咬住他手指,硬生生咬断一根,血直流。柴云振死死勒住敌人脖子,任他拳头砸也不松手。敌人力气耗尽,爬起来就往山下跑,柴云振抓起最后一颗手榴弹扔过去,总算把人解决了。 这时候,坡下那200多个敌人先前见识过志愿军的厉害,早吓破了胆。他们跪在地上卸了武器,高喊着缴械投降,趴在柴云振他们三个脚边。志愿军就这么用空枪指着他们,敌人还以为碰上硬茬子。可没过五分钟,敌人发现志愿军枪里没子弹了,顿时翻脸反扑。柴云振三人只能边打边退,一直退到崖边,背靠着悬崖,准备拼到底。敌人围上来,眼看就要完蛋,这时山谷里突然传来志愿军行军歌声,声音整齐有力,大部队的脚步也越来越近。敌人一听援军到了,立马溃散,志愿军主力冲上来,把局面稳住了。 朴达峰阻击战就这样打完了,柴云振率7班总共夺回三个山头,干掉敌人200多个,还毁了一个指挥所。他一个人就歼灭上百敌人,为全营争取了宝贵时间。要知道,那时候志愿军弹药本来就紧,他这波操作直接帮大部队铺了路。战后统计清清楚楚,柴云振身上24处伤,昏过去后被抬到后方医院。1952年5月,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还从朝鲜那边拿了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可登记档案时名字写错了,成了“柴云正”,部队找了好几年没影,以为他牺牲了,家乡岳池县给他立了碑,当成烈士供着。 柴云振其实没死,伤好后1952年复员回家了。他老家四川岳池县大佛乡,农村条件苦,他二话不说就下地干活,当了33年农民。白天扛锄头翻地,晚上帮家里修屋顶,从不提战场上的事。村里人知道他当过兵,但谁也不知道他这么大功劳。老婆孩子围着转,他教娃识字,帮邻居挑水过河,就跟普通庄稼汉一样。部队那边一直没断过找人,中央军委也挂了号,可他低调惯了,没主动露面。 直到1984年,儿子觉得爸不对劲,卖了几头猪凑钱去部队打听。部队一核实,档案对上号了,赶紧上报中央。秦基伟当时是成都军区司令员,亲自接见柴云振,还帮他恢复身份。1990年,中央军委正式追授荣誉,他出席了授勋仪式。回乡后,他没闲着,1992年当上县财政局干部,管着地方账目,离休前还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开会时他总提民生事,推动修水渠,村里人用水方便多了。2018年12月18日,柴云振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临走前,他把所有勋章证件都捐给了部队,说是给后辈看。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回忆只剩悲凉

回忆只剩悲凉

回忆只剩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