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经销商不同意娃哈哈改名?宗馥莉继续关停裙带公司
您眼前这座建筑,是娃哈哈两年前落成的新总部大楼。与旧总部相比,这栋34层高、拥有7万平米空间的全玻璃幕墙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充满了现代气息。从一家需要借用校舍的亏损小厂,到屹立于杭州萧山区的现代化总部,这一路征程,恰似对宗庆后一生奋斗的最后肯定。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栋大楼自落成起,就没实际投入过运作,大部分员工已被宗馥莉迁移至宏胜大楼办公,留下来的员工自嘲这里成了:员工坟场。不仅新总部被弃,最近又传出消息宗馥莉还准备放弃娃哈哈的品牌,于明年起全面启用新品牌——娃小宗。
与主动放弃新总部,另立门户不同,宗馥莉放弃娃哈哈品牌是被迫的。原因在于,娃哈哈的品牌不属于她个人的宏胜集团,而归于娃哈哈集团。当前,娃哈哈集团股权处于三分状态,由宗馥莉、员工持股会及上城区分别持有。而“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在当前家族内部纷争不断、各方利益难调的背景下,获得一致同意几乎不可能完成。
一位做了20年娃哈哈的经销商,拿到改名通知后,非常肯定地表示:“我可以讲,99%的经销商不会答应。”尽管宗馥莉本人为“娃小宗”定下了年销300亿的目标,相当于娃哈哈往年销售的80%,看上去信心满满,但经销商并不买账:出钱拿货的是我们,如果消费者不认新品牌怎么办?货还不是砸在我们手里?已有经销商明确表示:如果宗馥莉要与娃哈哈“一刀切”,全卖“娃小宗”他们不会再签协议。原因是宗馥莉家大业大赌得起,但中小经销商赚的都是血汗钱,没资本陪她赌。甚至有老经销商用10年前,宗馥莉主导推出的一款名为KellyOne的饮料揶揄她。
当时宣传KellyOne如何符合年轻人口味、品牌如何年轻、前景如何广大,但经销商一进货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费了很大的劲儿也推不动,最终烂在库房,或被当成福利品发给了员工。娃哈哈价值900亿的品牌不是白给的,而是承载了40年的国民记忆,是宗家最大的无形资产。如同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1000亿美元,宗庆后把它换成了“非常可乐”,口味都差不多,但就是卖不动。颇具“回旋镖”意味的是,当宗馥莉宣布启用新品牌“娃小宗”后,上海一家纯净水公司也推出了“沪小娃”,品牌海报上写着八个大字:同宗同源至真至纯这家上海公司的幕后老板,是宗庆后的堂弟宗伟。
据接近宗家的人透露,宗庆后活着的时候对自己家亲戚很好,只要愿意都可以来娃哈哈上班,甚至在外用娃哈哈的商标建厂卖水,赚的钱交一部分给总部即可,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宗伟也是这种情况。2002年,他在宗庆后的帮助下,在上海盖了一家桶装水厂,由于有娃哈哈的品牌加持,自建成起就没亏过钱,去年的净利润有2600万,属于躺着赚钱了。但好日子在宗馥莉一声令下后结束了,杭州总公司收回了他的销售权。宗伟坦言:没有书面或邮件通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他曾要求与娃哈哈集团沟通此事,但一直联系不上堂侄女,等来的是一条“破产清算”的建议。失去娃哈哈这一金字招牌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厂里的生产好的水一度无法发货。宗馥莉是否曾想过,自己的宏胜系也可能面临同样处境?或许想到了,但她仍强推了下去,其中掺杂的不止是商业利益,更是家族纷争。曾有报道说,宗馥莉很少与宗家人来往,正如‘沪小娃’广告词所言:同宗同源。若继续内斗下去,无论“娃小宗”还是“沪小娃”都将失去“娃哈哈”,最后别给外人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