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只有一个空降军,是不是少了点?其实,已经不少了,中国的空降兵其实就是第15军,大概有3.5万人,10个旅左右。可实际上是支能打关键仗的“精锐拳头”,比过去那种单纯堆人数的部队管用多了。 这第15军可不是普通部队,早在上甘岭战役时就打出了“千岁军”的名头,后来转型成空降兵,从跳伞靠圆伞、打仗靠步枪的传统模式,一步步变成现在能玩高科技、搞立体作战的精锐。 现在这支部队大概有3.5万人,下辖10个旅左右,看着人数不算特别多,但每个旅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活”。 有专门负责快速突击的空降步兵旅,有扛着导弹打装甲、打飞机的防空旅,还有能开着空降战车在敌后穿插的机械化旅。 甚至连无人机、电子对抗这些新玩意儿都配得齐齐整整,等于把“海陆空”的本事浓缩在一支队伍里,拉出去就能独当一面。 以前不少人觉得“兵多就厉害”,可现在打仗早不是拼人数的年代了。就拿空降兵来说,过去伞降只能投步兵,落地后没重武器,遇到敌人坦克、碉堡就只能干瞪眼;现在咱们的空降兵能投什么? 几十吨重的空降战车能从飞机上“坐着”缓冲装置稳稳落地,战士们跳下来没多久就能开着战车冲锋; 还有便携式防空导弹、大口径迫击炮,甚至连后勤保障用的方舱都能一起投下去,落地就能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 去年官媒放出来的演习画面里,第15军的空降兵从运输机上下来,短短十几分钟就抢占了敌方的机场。 无人机先上去敲掉雷达,战车跟着冲上去控制跑道,步兵肃清残敌,整个流程快得让人眼花缭乱,这要是换了过去那种纯步兵的空降部队,根本不可能这么高效。而且这3.5万人里,随便拉一个出来都是“多面手”。 咱们的空降兵训练可不是闹着玩的,新兵除了要练伞降,还得学步兵战术、装甲驾驶、通信联络,甚至连野外生存、敌后侦察都得会。这本事放在过去,得好几个不同兵种的人配合才能完成,现在一个班就能搞定。 再说了,咱们的空降兵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整个体系撑着。想投部队,有运-20、运-9这些大型运输机当“空中巴士”,一次能投一个营的兵力加装备;想打支援,有歼-20、歼-16这些战机保驾护航,还有火箭军的导弹帮忙敲掉敌方的重要目标。 这种“全域机动、全域作战”的能力,可不是靠多编几个空降军就能实现的,关键是部队本身的战斗力和整个体系的协同能力。 可能有人会问,国外有些国家的空降部队数量比咱们多,是不是人家更厉害?其实还真不一定。 比如有些国家的空降兵,看着编制多,但很多部队还在用老式降落伞,重装备投送能力跟不上,真到了实战中,落地后还是得靠轻武器打游击。 咱们的第15军虽然就一支,但已经实现了“全疆域作战、全要素空降”,不管是南方的热带雨林、北方的冰雪高原,还是西北的沙漠戈壁,都能随时拉上去执行任务。这就是“精锐拳头”的作用——不用多,但关键时刻能顶上去、打得赢。 所以说,看咱们的空降兵不能只算数量,得看“含金量”。第15军这3.5万人,每一个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千锤百炼的精英,每一个旅都是能应对不同战场的“多面手”,再加上整个作战体系的支持,别说应对常规任务,就算是突发情况,这支部队也能快速反应、力挽狂澜。
有人说,中国只有一个空降军,是不是少了点?其实,已经不少了,中国的空降兵其实就是
瑶风拂素笺
2025-09-27 17:51:22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