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 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了。 说起来,越南榴莲当初能火,全靠中国市场给的机会。2022年刚拿到进口许可,正好赶上中国人对榴莲的热乎劲儿 泰国榴莲卖得死贵,越南的直接便宜两成,口感也说得过去,这不就刚好卡上了位? 结果2023年直接冲上天,出口额奔着30亿美元去,九成的货全靠中国消费者买单,这运气简直是坐火箭! 可谁能想到,火了之后他们居然飘了,把“质量”俩字抛到九霄云外。果农为了让榴莲长得快、果皮亮,化肥撒得跟不要钱似的。 尤其是那款韩国DAP化肥,镉含量比国际标准还高1.3倍! 要知道,镉可是重金属,渗进果肉里,吃多了伤肾又伤骨,后来越南农业部门自己都承认,土壤本来没毛病,全是乱施肥作出来的祸。 更过分的是,有些企业还偷偷用碱性染料,把果皮染得黄澄澄的,看着新鲜,实则靠空气污染整批货。 按理说,备案的果园和包装厂该严管,结果编码造假、公职人员收好处,监管形同虚设,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 纸终究包不住火。2024年5月,台湾先查出越南榴莲镉超标,6月6日食品伙伴网又通报,两批次鲜榴莲果肉镉含量0.12毫克/公斤,远超0.05的安全线。 中国海关立马就硬气起来,抽检比例拉高,重金属检测成了标配。这一下,越南榴莲彻底懵了,7月对华出口直接跌了近七成。 边境口岸的货堆在仓库里,就等检测的功夫,榴莲保质期短,直接烂了一半,退运销毁的货堆成山,企业只能自掏腰包赔钱。 消费者也不傻啊,以前还图便宜买着玩,现在看到“越南产”三个字就绕道走,谁想拿健康冒险? 电商平台上,越南榴莲销量直接腰斩,评论区全是吐槽,说果肉硬邦邦的,口感差到离谱。 这时候,泰国、老挝、巴西的榴莲可没闲着,老挝靠陆路近、运费低,今年出口量涨了三倍;巴西虽然远,但冷链厉害,到货新鲜度甩越南几条街,越南那点价格优势,瞬间就没了。 崩盘来得比谁都快。前四个月,越南榴莲对华出口量跌了71.3%,金额缩了74%,光前两个月就只剩527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少了69%。果园里更惨。 收获季没人收,榴莲烂在地上,果汁流进河道,染成褐色;出口企业的冷库空转,运输线停摆,贷款压得喘不过气,工人只能失业回家。 赶上雨季,霉味儿飘得老远,河水污染更严重,这哪是做生意亏了,简直是把环境也拖下了水! 其实越南方面早就知道问题,可就是管理松散,种植区乱成一锅粥。企业想转行做榴莲干、冰淇淋原料,可鲜货才是主打,这生意根本救不活。 更要命的是,中国本土榴莲也杀进来了,市场份额从42%掉到谷底,他们这才真的慌了。 2025年5月,越南政府终于甩出《榴莲产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又是建快速检测站,又是暂停问题化肥进口。 短期用石灰改良土壤、种芥菜吸镉,长期培训农民科学施肥,农业专家阮登义还带队在丐礼、得双、嘉义等地搞土壤修复试验。 用吸附剂混土优化栽培,数据才算慢慢好看起来。企业也开始自救,申请在中国建认证实验室,想简化通关流程,还推出镉污染地图帮果农避坑。 到了旺季六到九月,越南又出台九大措施,海关新规要求每批榴莲附黄色染料检测证明,直接暂停15家包装厂、18家果园的资质。 连公职人员的贿赂问题都查了,备案真假一查到底,这次总算动了真格。好在整改有效果。 6月对华出口大增140%,成交量回到2024年的水平,中国大陆、香港、泰国市场稳住了,柬埔寨也跟着合作,好歹没丢了第二大供应国的位子。 但说真的,信任这东西,碎了就难粘回去。消费者记吃不记打,想让大家再像以前那样买账,没个几年根本不可能。 专家也说了,土壤里的镉是降下来了,可历史包袱太重;企业资金链绷得紧,贷款还不上,转产干果也只是勉强续命。 果农倒是学乖了,不敢用廉价肥,乖乖听培训,可早干嘛去了? 说到底,做生意最讲究“诚信”二字,尤其是吃进嘴里的东西,质量就是生命线。越南榴莲从年赚30亿到烂果堵河,不是运气不好,是自己把路走死了。 你们说,要是当初他们好好做质量,现在至于这么狼狈吗?如果越南榴莲真的整改到位了,你会愿意再给它一次机会吗?
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
庞德谈趣事
2025-09-27 13:45: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