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美国航母?这个想法现在不重要了,真打起来,第一目标是日本的导弹基地,美国正在

岁月如歌之坊 2025-09-27 13:10:15

*打美国航母?这个想法现在不重要了,真打起来,第一目标是日本的导弹基地,美国正在把日本变成一个巨大的武器库,武器都对准了中国和俄罗斯。 过去咱们总讨论怎么打美国航母,觉得那是亚太安全的关键威胁,可现在中俄朝三国的关注点都变了。真要是爆发冲突,最先要对付的不是航母,而是日本的导弹基地。 这背后的逻辑不复杂,这些年反航母武器发展得太快,像中国的东风 - 21D、俄罗斯的锆石,都能做到 “发现目标就敢打、打了就能中”,美军航母再想像以前那样随便靠近,风险比以前大太多。 可美国没闲着,转头就把日本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武器库,各种导弹都对准了中国和俄罗斯,这种固定在日本本土的导弹基地,比移动的航母更让人提心吊胆,所以优先摧毁这些基地,就成了三国心照不宣的战略选择。 大家想想,日本这么心甘情愿当美国的 “武器存放点”,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吗? 咱们先看美国在日本的最新动作,最受关注的就是 “堤丰” 中程导弹系统的部署。 这套系统能发射 “战斧” 巡航导弹和 “标准 - 6” 导弹,射程够得着中国东南沿海、俄罗斯远东地区,甚至朝鲜半岛,现在已经在琉球、北海道和本州岛落地了。 琉球那边的部署明显是针对中国,北海道的则盯着俄罗斯远东,本州的能覆盖朝鲜,分区威慑的意图特别明显。 除了摆武器,美日还搞了 “坚决之龙” 军演,专门练怎么把这些导弹系统整合起来用,日本这边还负责提供后勤支持,比如燃料、弹药储存,等于把自己彻底绑进了美国的军事体系里。 再说说日本的军事化进程,这几年突破得有点离谱,2022 年出台的安保文件里,直接确立了所谓的 “反击能力”,简单说就是以前只能被动防御,现在能主动打别人了,防卫预算也突破了 GDP 的 2%,这在战后日本是从来没有过的。 自己研发的武器也没停,12 式反舰导弹改了之后射程能到 1000 公里,“高速滑翔弹” 也试射了好几次,这些武器都不是用来防守的,明显是奔着远程打击去的。 更关键的是日本的角色变了,以前只是美军的 “后勤盾牌”,帮着搞搞补给、维护装备,现在成了 “前沿打击矛头”,还接入了北约的作战体系,等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直接参与到针对中俄的军事布局里。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和俄罗斯的应对一点都不含糊,中国的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专门搞过模拟饱和打击训练,就是针对日本那些导弹基地的。 福建等地还组织了针对性的军事演习,卫星也一直在盯着美军往日本运武器的动向,确保一举一动都在掌握里。 俄罗斯则把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部署到了太平洋舰队,远东地区的兵力也增加了,还强化了对地打击能力,就是要让美国和日本知道,真敢动手是有代价的。 战略协同上,中俄专门发了联合声明谴责这种部署,情报共享也没断过,比如卫星数据、美军运输路径分析这些,联合军演里还模拟过怎么摧毁导弹发射阵地,就是要形成合力,不让美日有可乘之机。 国际社会的反应挺分裂的,美欧那边的网民不少都嘲讽日本,说那些导弹基地就是 “活靶子”,真打起来第一个遭殃的就是日本。 可西方媒体又在刻意渲染 “中俄施压”,把美日塑造成 “受害者”,明显是双标。 对地区安全来说,风险其实升高了,固定的导弹基地不像航母能移动,很容易引发先发制人的打击,一旦打起来,不光是中日、美俄之间的问题,还可能牵动俄欧、朝韩甚至中东的局势,形成多线连锁反应,后果谁都扛不住。 日本国内也吵翻了,左翼团体一直在搞反战抗议,觉得这么扩军会把日本拖进战争,可右翼势力还在鼓吹 “倚美扩军”,觉得跟着美国才有安全感,两边的对立越来越明显。 美国搞这么一套,本质上是想用 “分布式导弹威慑” 来维持自己在亚太的霸权,可它没算到,这么做其实是把日本推到了 “冲突前线”,日本看似得到了美国的 “保护”,实则成了霸权博弈里的一颗棋子,随时可能被牺牲。 接下来亚太的博弈趋势也很清楚,以前是围着航母转,现在转向了导弹对峙,军备竞赛的风险会越来越大,要是控制不住,整个地区的安全稳定都会受影响。 想要破局,关键还是得建立军控信任机制,不能让日本再突破战后的底线继续军事化,不然亚太的和平就真的没保障了。 霸权的棋子终会成为冲突的祭品,亚太的和平从不是靠堆导弹就能守护的。 大家觉得中俄接下来在应对美日军事布局上,还能有哪些更有效的办法?日本国内的反战声音会不会越来越大,最终影响到它的军事化进程?

0 阅读:8

猜你喜欢

岁月如歌之坊

岁月如歌之坊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