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能偷中国人的手机。 先说说最实际的技术难题,现在中国手机的防盗功能简直是小偷的“噩梦”。 就像中国日报网报道过的那个叫琳琳的大学生,她的华为nova5Pro在国内被盗后,哪怕小偷立马关了机,她通过“查找设备”APP设了上线提醒,手机一开机就收到定位,跟着铃声在工地砖块堆里找回了手机。 这种功能可不是花架子,华为的远程锁定、播放铃声都是实实在在能追着小偷跑的本事,欧洲街头的小偷也早吃过亏。 有巴黎小偷还向别人抱怨,刚得手的中国手机还没揣热,就被失主凭着定位堵在了地铁站,手里的手机还一个劲响铃,想扔都来不及。 更要命的是手机系统的安全升级,环球网提过Android15系统有个“盗窃检测锁”,能通过算法识别偷手机后的逃跑动作,瞬间锁死屏幕,就算小偷想关机离线也没用,离线状态下自动锁定,开机必须身份验证。 中国主流手机大多早把这类功能普及了,而且恢复出厂设置都得要原主人的凭据,想抹掉信息再卖根本行不通。 有意大利的销赃贩子跟当地导游透露,收一部中国手机的风险比收十只钱包还大,不光要找专人刷系统,刷坏了就砸手里,就算刷成国际版,也怕原主人远程锁机,最后只能当零件卖,赚的钱还不够担惊受怕的。 再看销赃市场的行情,澎湃新闻记者暗访广州二手市场时发现,老外采购的国产二手机都是三四年前的老款,还得商家代刷国际版系统才能卖出去。 欧洲本地的二手渠道更挑剔,中国手机普遍默认中文系统,普通小贼没本事搞定系统适配,高端机型比如华为的旗舰机,海外版本和国内版本的硬件软件都有差异,压根没法混着卖。 反观偷现金首饰,揣兜里就能找黑市变现,根本不用操心后续问题,对比之下,偷手机纯属吃力不讨好。 还有警方的追查力度也不一样,英国就出过这么件事,中国游客的iPhone被盗后,警方不光找回手机抓了人,还发邮件邀请失主回英国出庭,承诺报销机票食宿,英国皇家检控署都证实了这事。 这可不是个例,意大利比萨的地陪导游就说过,虽然当地对小偷管得松,但只要涉及手机盗窃,因为有定位、云数据这些证据,警方立案后追查起来特别较真,一旦抓到定罪比偷钱包重得多。 小偷们也不傻,知道偷手机容易引火烧身,自然不愿意碰这个雷区。 说到底,小偷们的算盘打得精着呢,偷钱财是“低风险高回报”,碰中国手机却是“高风险零回报”。既有手机本身的防盗技术盯着,又有销赃渠道的门槛卡着,还有警方的追查盯着,试过几次栽跟头后,慢慢就形成了不碰中国人手机的默契。 毕竟在他们眼里,盗窃是门“生意”,没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这可不是什么良心发现,纯粹是被现实逼出来的“生存法则”。
德国垮了,法国崩了,英国也开始游行了!欧洲出了什么问题?俄罗斯为什么仍然很稳?一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