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能偷中国人的手机。 而这看似荒诞的“行业规矩”,背后藏着中国人对手机的特殊依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支付用户已达10.29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2.8%。 换句话说,十个人里近九个出门只带手机,现金反而成了备用选项,更关键的是腾讯云此前的调查发现,超60%的国人会在手机里存储身份证、护照照片,尤其是出国旅游时,手机里还装着翻译软件、导航地图、酒店订单,简直是移动的生存工具箱。 可以说,钱财和物品丢了,中国人在追讨时如果遇到困难或者存在风险就有可能放弃,但手机里的留学论文和家人聊天记录,丢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也正因为这份不可替代性,中国人丢手机和丢财物的反应,有着天壤之别,去年夏天,一个中国旅行团在意大利托斯卡纳遭遇大巴撬窃,全团二十多件行李被洗劫,现金、奢侈品损失近十万元。 但游客们商量后,还是决定先完成剩余行程,事后再通过旅行社和保险理赔——不是不心疼,而是大家都清楚,财物损失有补救的余地。 可手机被盗时,这种“佛系”会彻底反转,去年秋天,在巴塞罗那街头,一位中国游客发现手机被偷后,直接跟着定位追到当地跳蚤市场,还动员了附近华人店铺老板帮忙,最终在警察赶到前就控制住了小偷。 还有米兰警局去年收到的一面锦旗更有意思——几位中国姑娘追着偷手机的小偷跑了两站地铁,最后逼停列车追回设备,特意来感谢警方协助,这种真实发生的场景,恰恰印证了小偷圈里那个不成文的共识:惹谁都别惹丢了手机的中国人。 所以,小偷们不愿碰中国游客手机,不只是怕追得紧,更怕偷到手也甩不掉,现在的国产手机,防盗技术早就不是摆设,华为的查找设备功能就算关机拔卡,也能通过蓝牙信号模糊定位;小米的设备锁更是让小偷没法刷机转卖,有罗马二手店老板透露,收过一次中国游客的被盗手机,结果当天就被定位找上门,从此再也不敢碰这类机子。 更让小偷头疼的是,中国游客丢手机后报警特别积极,还能提供精准的定位记录、消费凭证,欧洲不少警局都发现,中国游客手机被盗案的破案率,比其他财物被盗案高出近30%,偷个手机又费劲又容易被抓,性价比低到离谱。 其实仔细想想,小偷的这份共识,从来不是什么尊重,而是被现实逼出来的妥协,他们用一次次被追、被抓的教训,摸清了中国人的脾气,不过调侃归调侃,还是得提醒一句:像那些在国外追贼的国人,勇气固然可嘉,但遇上持刀或团伙作案,先保安全才是首要的。 毕竟,追回手机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真要跟小偷讲道理,不如让技术和法律来做更硬的后盾。
据说,欧洲的小偷居然达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可以去偷中国人的钱财和物品,但是绝对不
狂狮战魂燃烽火
2025-09-27 11:26: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