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一女子为了打发空余时间,不去蹦迪也不玩游戏,而是用了16年时间,

花开半夏半夏园 2025-09-27 11:19:55

2009年,重庆一女子为了打发空余时间,不去蹦迪也不玩游戏,而是用了16年时间,总共用830万针,绣了一幅22米长的“清明上河图”,今年9月17日终于完工! 2009年,这个女子那时她才三十多岁,偶然看到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十字绣样品,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我也要绣一幅!” 她当时可能没想到,这个决定会陪伴她从青丝到白发。 直到今年9月,54岁的她终于绣完了最后一针。 这幅巨作展开来有22米长,总共用了830万针,上面有814个人物、上百栋房屋船只,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 十六年,可不是一段短日子,为了这幅绣品,她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时间。 每天下班后、每个周末,当别人在休闲娱乐时,她就静静地坐在绣架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刺绣是个极其考验耐心和细心的活儿,每一针都要对得准,每一线都要力度均匀。 最难绣的是图中那座热闹的虹桥,桥上的人物只有指甲盖大小,却要绣出不同的神态。 有一次,她发现几天前绣的一个地方颜色用错了,虽然非常心疼,但还是果断拆掉重新绣过。 长年累月地低头弯腰,让她的视力和颈椎都不如从前。 手指不知道被针扎过多少次,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用坏的绣针都攒了满满一铁盒。 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她费尽了心思。 作品完成后,在当地展出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懂行的文物修复师仔细看后称赞说,这不止是普通的十字绣,里面还融入了传统苏绣的技法。 有人出高价想买,但她谢绝了,她说这不是钱的事,这是她十六年的人生地图,舍不得卖。 其实,这件事的价值恰恰不能用“值不值”来衡量,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的时代,有人愿意用“慢”的方式,把漫长的时光和专注的生命力织进一件作品里,这种“一生一事”的匠人精神本身,就特别珍贵。 有些东西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效率和价钱,对于这位重庆女子来说,这十六年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作品本身。 她没指望靠这个发财,而是用十六年的坚持,找到了属于自己内心的节奏和宁静。 那幅22米长的绣卷,被她仔细卷起来收在柜子里,但比这幅绣卷更珍贵的,是这段关于时间、耐心和热爱的故事。 信息来源:《830万针,22米长! 女子耗时16年绣完清明上河图》中华网新闻

0 阅读:7
花开半夏半夏园

花开半夏半夏园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