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1纵司令员傅秋涛率部突围,到了湖边,2个船夫载他们过湖,但气氛不太对,傅秋涛连忙说:“老乡,我们是新四军!” 傅秋涛时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1941年初,皖南事变中,傅秋涛负责指挥左路纵队突围,但由于敌人太多,部队被打散。 这时,傅秋涛已经和军部失去联系,并且电台也在战斗中损坏了,在这种情况下,傅秋涛在梓坑召开会议,会议上决定化整为零、分散突围。 突围前,为了不连累部队,傅秋涛甚至将刚出生的女儿寄养在老乡家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找回。 而后,傅秋涛带着一支小分队向苏南突围。 突围到安徽宣城的一条小山沟时,傅秋涛见战士们已经很疲惫了,就下令原地休整。 这时,傅秋涛遇到了两名陌生男人,一开始,傅秋涛还以为对方是国民党的密探,一交流,这才得知对方是江南青洪帮老大陈玉庚的门徒。 之前,新四军在江南消灭了多股土匪武装,但对青洪帮却采取了合作的态度,甚至青洪帮的人被新四军抓了,新四军有时候也会将其释放。 受此影响,新四军和青洪帮的关系尚可。 两名青洪帮门徒了解了新四军的情况后,就决定帮他们一把,他们给傅秋涛一行人带路,使得傅秋涛一行人绕开了国民党52师的封锁线。 穿越52师的封锁线后,傅秋涛一行人就抵达了南漪湖边,湖边停了2只大船。 而傅秋涛身边不过10多人。 这2只大船完全足够载他们过湖。 新四军在苏南活动期间,纪律严明,与群众的关系十分融洽,当地百姓深知,这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国军则不同,他们经常鱼肉百姓,尤其是在皖南事变后,老百姓听说国军背信弃义、出兵围剿抗日的新四军,对国军的行为就充满了愤怒。 当时,这一带常有国民党特务冒充新四军进行活动和侦察,真正的突围部队却很少出现,所以傅秋涛率部出现时,2个船夫就以为他们是国民党52师的便衣队,一开始不愿意让他们上船。但2个船夫思索片刻,还是让傅秋涛一行人上了船。 然而,船只开动后,傅秋涛却感觉气氛不对,因为船夫很警惕,似乎把他们当成了敌人。 这让傅秋涛意识到了不妙。 于是,傅秋涛赶紧解释:“老乡,我们是新四军。” 傅秋涛用标准的湖南口音,诚恳地向2个船夫介绍了他们的情况,使得船夫意识到,船上这些人真的是新四军的突围队伍。 想到这,船夫笑道:“你们怎么不早说?我们还以为你们是52师的便衣队,正准备偷偷把船沉了,把你们丢到湖里喂鱼呢!” 能为新四军摆渡,对2个船夫来说其实是开心的事情,甚至他们手中的船桨也变得轻快起来。 在2人的帮助下,傅秋涛一行人成功抵达湖对岸。 下船后,傅秋涛掏出几枚银元递给2人,说:“老乡,这是船费,你们辛苦了。” 但2个船夫坚决不收,还说:“新四军打日本人,打顽军,为我们老百姓排忧解难,就是过个湖,我们怎么能收钱?” 听了这话,傅秋涛只好作罢,谢过两人后,傅秋涛就继续率部转移,后来出任新四军7师副师长。
1941年,新四军1纵司令员傅秋涛率部突围,到了湖边,2个船夫载他们过湖,但气氛
寒星伴月念情长
2025-09-27 03:05: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