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成了中美关系里解不开的死结,中国如果不放开稀土出口,美国就能随时推翻任何之前签的协议,不断给中国找麻烦;可如果彻底开放稀土配额,美国拿到这些关键材料后,增强军备,再回头限制中国,局面也不会更好。 中美之间的事,表面看像是在谈贸易、谈规则,实质上往往绕不开资源,尤其是稀土。 稀土这东西,听起来不起眼,名字也不响亮,但在高端制造、武器装备、芯片、新能源这些关键领域,全都绕不过去。 中国掌握着全球绝大多数稀土产能,而美国在这方面则严重依赖进口,这就注定了稀土成了两国博弈中的一个死结。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对稀土出口实行配额和审查制度,不是想搞垄断,而是出于资源保护和产业安全的考虑。 但美国那边就不乐意了,每当中美关系紧张一点,美国就拿这事说事,觉得中国是“打稀土牌”,动不动就把这问题拉到所谓的“公平贸易”或“国家安全”层面。 可问题是,谁都知道,这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涉及到战略利益的事。 如果中国不放开稀土出口,美国就会说中国违反世贸规则,限制自由贸易,甚至借题发挥,增加对中国企业的打压。 这事不是没发生过,早些年,美国就联合几个国家把中国告上世界贸易组织,说稀土出口配额影响了市场公平。 虽然当时中国做出了一些调整,但美国并没有因此放下戒心,反而加快了寻找替代来源的步伐,还在国内推动稀土矿复产。 但话说回来,真要是中国彻底开放稀土配额,让美国想买多少就买多少,后果可能更麻烦。 美国拿到这些关键材料,不是拿去做普通消费品,而是直接用在战机、导弹、卫星这些军工项目上。 也就是说,中国出口的稀土,可能最后会变成用来压制中国自身的工具,这种局面怎么看都不划算。 所以问题就卡在这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行,这就是我们说的“死结”,不是政策层面的选择题,而是深层次的战略博弈。 从中国角度看,稀土不仅是资源,更是杠杆,不是说要用来威胁谁,而是这本来就是国家应当掌握的战略筹码。 在国际关系越来越不确定的今天,像稀土这样的关键资源,必须握在自己手里,毕竟你不知道哪天对方会翻脸,也不知道哪一项技术会突然被卡。 眼下这场围绕稀土的博弈,远远不是一个资源出口问题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的是技术主导权、产业链控制权,甚至是未来国际秩序的博弈权。 美国想把自己从被动变主动,中国则在努力守住主动权,两边都不愿让步,也注定了这个问题短期内不会有彻底的解决办法。 中美关系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像稀土这种战略资源注定会成为反复拉扯的焦点。 它不是某一届政府、某一纸协议能解决的,而是要长期博弈、不断调整,中国有资源,有产业,有市场,只要稳住自己的节奏,掌握底牌,就不怕对方来谈判。 参考资料:东方财富网《稀土是否会成为中美经贸摩擦反制手段?发改委回应》
9月24日,面对稀土王牌在前四轮中美两国经贸谈判中不可抗拒的威力,美国财长贝森特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