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近期遭遇的经济与政治困境阿根廷危机
阿根廷近期面临严重的金融市场动荡与政治支持危机,主要导火索是2025年9月初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举行的地方选举中,总统哈维尔·米莱(Javier Milei)领导的执政联盟“自由前进党”遭遇重大挫败。这场选举被视为10月26日国会中期选举的“风向标”,其失利严重打击了市场对米莱政府能否持续推进其激进经济改革的信心。
阿根廷金融市场崩了
选举结果公布后,阿根廷股市、债市、汇市同步暴跌。比索兑美元汇率一度单日下跌近6%,在美股上市的阿根廷公司股价全线重挫,国际债券价格年内已下跌逾20%。
资本外逃压力加剧:投资者因担忧政治不确定性及改革受阻,开始大规模撤资,导致央行不得不动用超10亿美元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以稳定比索。
尽管米莱政府成功将月度通胀率从就职初期的近26%降至1.9%(截至2025年7月),但高失业率和紧缩政策引发的民生问题持续发酵,民众不满情绪上升。
美国提供的金融支持方案
面对阿根廷的危机,美国政府,特别是特朗普政府,迅速表态将提供“大规模有力”的金融支持,旨在稳定市场、提振米莱选情,并巩固其作为美国在拉美“意识形态盟友”的地位。
具体支持措施包括:
1. 动用“外汇稳定基金”(ESF)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正考虑动用财政部旗下规模达2195亿美元的“外汇稳定基金”,该基金可全权由财长决定用于对外援助。具体操作方式可能包括:
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阿根廷政府债券,直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提供备用信贷额度,作为紧急流动性支持。
2. 磋商200亿美元货币互换协议
美阿双方正在磋商建立一项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允许阿根廷央行在必要时获得美元流动性,以稳定汇率并重建外汇储备。这一额度虽低于市场传言的300亿美元,但仍被视作“重大升级”。
3. 政治背书与市场信心重建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公开表示,美国将“全力支持并保护阿根廷,使其免受短期市场操纵者侵害”。
财长贝森特强调,美方支持“无条件”,不会附加超出阿根廷与IMF现有协议之外的新要求。
特朗普总统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亲自会晤米莱,公开表达支持,虽未公布具体援助细节,但极大提振了市场情绪。
4. 市场即时反应
美国表态后,阿根廷金融市场迅速反弹:
比索汇率单日涨幅一度超4%;
标普Merval股指盘中暴涨超8%;
2035年到期的美元主权债券价格回升近7美分。
支持背后的动机与争议
政治动机明显:分析普遍认为,美国此举意在帮助米莱挺过10月国会选举,巩固其亲美、亲市场改革派政权,对抗拉美左翼势力。贝森特本人也称援助是“通往选举的桥梁”。
历史风险犹存:阿根廷前总统克里斯蒂娜等政界人士警告,向美国求援是“饮鸩止渴”,因历史上IMF等机构的援助多以失败告终。美国前财政部官员也提醒,借钱给阿根廷“容易,要回来却很难”。
国内政策调整配合:为配合美国支持,阿根廷政府曾短暂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以增加美元收入,但在目标达成后迅速恢复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