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9月25号,李在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放了个大招:韩国计划彻底取消韩元交易的时间限制。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是韩国金融开放的“冲刺宣言”,背后全是想把韩元推向全球的野心,但风险也藏得不少。 先得理清这事儿的来龙去脉,这可不是突然拍板的。早在2024年7月,韩国就把韩元对美元的交易时间从6.5小时延长到17小时,一直到首尔时间凌晨2点,就是为了对接伦敦金融市场的交易时段。现在说要“取消时间限制”,等于要从延长时段升级到全天候交易,这步子迈得相当大。 为啥非要这么折腾?核心还是为了“抢钱抢地位”。韩国的贸易和资本市场规模早就上去了,但外汇市场一直挺闭塞——不仅交易时间短,境外机构还没法直接参与境内银行间交易,韩元在海外更是没法直接买卖。这就像开商店只白天营业,还不让外地客户进门,自然吸引不来全球资本。 更关键的是,这是韩国冲刺全球指数的敲门砖。不管是争取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还是解决MSCI指数里的外汇交易障碍,开放交易时间都是硬指标。一旦成功纳入,全球被动基金就得跟着买韩国资产,外资流入相当于送分题,对提振股市债市都是大利好。 但这事儿绝对是把双刃剑,风险肉眼可见。最直接的就是波动风险——之前延长到凌晨2点时,就有经济学家警告,深夜时段交易员少、流动性低,价格很容易大起大落。真要是全天候交易,韩元汇率可能更难稳住,要知道今年韩元已经贬值了6.6%,要是波动再加剧,韩国央行的干预压力得多大。 而且韩国金融机构也得跟着“渡劫”。上次延长时间,各大银行就忙着设夜班、甚至想把员工派到伦敦纽约去支援。现在要24小时运转,人力成本、系统维护成本都得翻倍,小机构恐怕根本扛不住。 李在明这时候喊出这话,时机也挺有讲究。前几天他还在担心韩美贸易谈判搞不好会引发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提到韩国外汇储备不算多,还没有和美国的货币互换机制。这种情况下推进金融开放,有点“背水一战”的意思——既想靠开放吸引外资救市,又得赌自己能兜住风险。 说到底,取消韩元交易时限是韩国从“金融保守派”转向“开放派”的关键一步,成了就能让韩元更有国际分量,吸引更多全球资本;败了可能就得面对汇率动荡、市场失控的后果。韩国央行已经放话会密切监控、及时干预,但真到了全天候交易的那天,这“风筝线”能不能抓牢,恐怕得打个问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韩国
快报!快报! 韩国总统正式宣布了! 9月25号,李在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放了个大
晚霞照我心
2025-09-26 05:53:38
0
阅读: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