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

小史论过去 2025-09-25 13:11:55

1985年,中国一高级干部访日期间,不顾多人劝阻非要去靖国神社,回国后就被中纪委开除了党籍,可他却说:我是清白的。 周而复这人,1914年出生在南京,原名叫周祖式,家里祖上安徽旌德。早年家境还凑合,父亲做绸布生意,后来战乱闹腾,改去盐务局混饭吃。他从小就爱钻研书本,诗词书法样样来,1933年考进上海光华大学,专攻英国文学。大学里头,他不光上课,还用吴疑、荀寰这些笔名写文章投报社,挺有两把刷子。那时候上海滩乱哄哄的,他也掺和进步活动,一度蹲过号子,出狱后照样埋头苦读莎士比亚啥的。毕业前夕,南京大屠杀的惨状让他亲眼瞧见,日军那股子野蛮劲儿,亲人散了家毁了,他下定决心得抗战。这段经历,成了他一辈子写东西的根基,抗日主题从没丢下过。 1938年大学一毕业,周而复就打包行李北上延安,火车晃荡着穿过荒野,他到了那儿没多久,1939年就入了党。从此往前线跑,宣传工作干得热火朝天,纸笔墨盒背着,阵地间穿梭,记录战场实况。炮火间隙,他蹲那儿速写士兵模样,笔下那些事儿后来成了小说素材。短篇白求恩大夫就是那时候写的,讲加拿大医生在战场救人,手术刀一闪,血迹斑斑,投到小说月刊上,读者信件雪片飞来。他一一拆看,叠好收着,继续往前冲。这段抗战日子,让他从书生变老兵,文学和革命搅和一块儿,缺一不可。新中国一成立,他落脚上海,进统战部门上班,档案翻得飞起,标注重点,闲不住还写长篇上海的早晨。书里头纺织车间纱锭转,工人拉线出汗,接地气得很,译了好几国语言,还拍了影视,火得一塌糊涂。 晚年周而复当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出访各国成了家常便饭。机场候机翻旧稿,档案馆里戴眼镜抄日期,他总惦记着大部头长城万里图,这书得把八年抗战扒拉清楚。为这事儿,他访老兵挖资料,笔耕不辍。1985年10月20日,他带队去日本,参加中日书法展和日本新制作剧团35周年活动。团里头墨香纸味儿,书法家挥毫,他凑近瞧笔势,点头认可。行程本顺溜,谁知11月10日车过九段下,靖国神社入口在望,日方问要不要瞅瞅,他点了头。这地方供着二战战犯,东条英机那号人,中国人一提就来气。他早打报告给大使馆,想为小说搜资料,四天没回音,以为行得通。结果下车拾级,展柜军刀地图,他相机咔嚓,笔记本刷刷记,团员拉袖子劝,他甩开继续转。整整一小时,胶卷用光,宣传册翻几页合上放回。夕阳拉影上车,当晚参赞上门,甩文件说国内新规,公职人员没批不能进。他接过坐椅上翻页,点头明白。消息还是漏了风,回国后这事儿成了雷。 处分来得快,1986年3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中纪委决定开除周而复党籍,理由违反外事纪律,丧失国格人格。报纸摊开,他目光扫标题,之后书房坐定,取出稿纸落笔。党籍没了,他没嚷嚷,转头扑在长城万里图上。从1986到1995年,六卷本啃下来,书架档案堆山,逐卷查阅标注。第六卷里头,神社展品军刀纹路地图箭头,全揉进去,侵华史实扒得底朝天。书一出,拿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证书搁桌角,他擦灰继续干。外界闲话没断,1999年杂志把他跟贪腐的搁一块儿,称贪婪。他合刊物,取出文件,2000年直奔北京海淀法院,起诉状递上,工作人员登记。他出示手稿,翻页秀神社章节,法官笔沙沙。官司没全赢,但撬开中纪委复查大门。这段日子,他深居简出,写作成主心骨,历史记忆通过笔杆子传下去,纪律和创作的拉锯,搁谁身上都得掂量。 2002年9月18日,中纪委新结论下来,认定去神社是为创作,不是大毛病,原开除改留党察看一年,党籍早恢复了。文件平展,他从抽屉掏出16年党费信封,交给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清点,他点头。积压的冤屈总算松绑,他继续低调写东西。2004年1月8日,周而复在北京走,享年90岁。追悼会鲜花绕,遗体盖党旗,长城万里图六卷搁旁,封面灯光泛。悼词念堂里回荡,忠诚共产主义战士的帽子扣上。亲属收拾遗物,书稿码齐整。这辈子,从抗战书生到老作家,靖国一趟虽闹腾,却让历史多层墨迹。搁现在看,这事儿提醒人,创作得守规矩,记忆不能模糊。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