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普京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

真实安德烈 2025-09-25 12:13:52

谁能想到,普京十年前卖给东方大国的S400防空系统,如今在东方大国的手里几乎是失声的状态。 2015 年那笔让国际军售圈侧目的 S-400 交易,毕竟这可是 S-400 的首个国际订单,既能给拮据的军工体系输血,又能借着这型 2007 年才列装俄军的顶尖装备,在战略上拴住合作伙伴。 俄方当时把话说得满,宣称这套系统能靠 40N6 导弹敲下 400 公里外的目标,连 F-22 这类隐形战机都逃不过它的雷达网,仿佛递出去的不只是导弹钥匙,更是掌控东亚防空格局的话语权。 可十年过去,这柄被寄予厚望的 “防空利剑”,在东方大国手里却活成了 “隐形人”。 反观几乎同期引进的苏 - 35 战机,待遇简直天差地别 ——2018 年刚列装,国防部就公开证实其入列,紧接着就拉去南海战巡、绕岛巡航,不到一年就和轰 - 6K 编队飞越巴士海峡,连跨昼夜飞行、空中加油这些高难度课目都频频见诸报端,飞行员们穿着湿透的飞行服练对抗的画面更是赚足眼球。 再看 S-400,公开信息里只有 2018 年 5 月首批交付后,2019 年初那次试射还算有响动:在电子干扰下击落了 250 公里外、速度 3 公里 / 秒的模拟弹道靶标,之后便彻底没了下文。 既没像俄军在叙利亚那样靠它拦截无人机刷战绩,也没像苏 - 35 那样在热点海域亮肌肉,6 个导弹营仿佛融进了空气里。 这种沉寂绝非性能拉胯。要知道那次试射特意加了电子干扰背景,能拿下 3 公里 / 秒(约 8.8 马赫)的高速靶弹,说明俄方宣传的抗干扰能力和远程拦截实力并非虚言。 可问题恰恰出在 “太好用” 又 “不够用” 的矛盾里。东方大国引进 S-400 时,确实需要它来填补远程防空的短板,就像当年买苏 - 35 是为了在歼 - 20 形成战力前过渡一样。 但谁也没料到国产装备的迭代速度会快得惊人 ——2017 年歼 - 20 列装,2018 年东风 - 26 入列,国产防空系统更是跟着突飞猛进,不仅性能追上了 S-400,还能和预警机、隐形战机、火箭军导弹形成无缝衔接的体系。 反观 S-400,再强也是 “外来户”。它的雷达系统和国产指挥链对接要做适配,数据链没法直接融入本土防空网,就像给精密的钟表换了个非原厂齿轮,不是转不动,而是没法和其他零件同频共振。 俄军能用它和苏 - 35 配合作战,是因为整套体系都是自家造的;印度把它当宝贝,是因为自家防空系统实在拿不出手。可东方大国早就过了 “靠单一装备撑场面” 的阶段,如今的防空网讲究 “远中近衔接、高中低覆盖”,S-400 再能打,也只是这个庞大体系里的一员,自然没必要单独拉出来秀存在感。 普京当年的小算盘怕是落了空。他或许以为卖出去的是压箱底技术,能靠这种 “技术输出” 保持优势,就像上世纪 90 年代靠苏 - 27 维系对华军售影响力那样。 可普京没算到,东方大国引进 S-400 更像 “买个参照物”,一边用它验证自家防空理念,一边加速国产装备研发。等到 S-400 真正列装,国产系统已经能挑大梁,这套进口装备反倒成了 “体系配角”。 现在再看,当年号称 “能改变防空格局” 的 S-400,在东方大国手里既没成为 “明星装备”,也没起到普京预想的战略绑定作用,反倒成了军工发展的 “背景板”。 十年前普京递钥匙时的风光,和如今 S-400 的沉寂比起来,倒像是一场热闹的铺垫,最终成全的是东方大国自己的防空体系升级。

0 阅读:17

猜你喜欢

真实安德烈

真实安德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