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然而,事实证明,这两点都想错了!” 先说说第一个错觉,觉得 “躺下” 就能让欧美转火中国。这两年俄乌冲突闹得凶,俄罗斯这边被欧美一轮又一轮制裁,从能源到科技,几乎被全方位围堵。 有不少人可能觉得,欧美把精力都放在俄罗斯身上,对中国的压力就能小点儿。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就说 2023 年,美国对中国的科技打压反而更紧了。上半年刚更新了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把 14 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设备全禁了,还逼着荷兰 ASML、日本东京电子这些企业跟着断供。 下半年又把中国 40 多家科技公司加进了 “实体清单”,连搞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的小企业都没放过。 欧盟也没闲着,去年出台的《芯片法案》里,明里暗里都在限制中国企业参与欧洲的芯片产业链,还计划到 2030 年把中国在欧洲的芯片市场份额压到 10% 以下。 为啥会这样?因为欧美真正忌惮的,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力。 2023 年中国 GDP 总量突破 126 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经超过 18%。 制造业增加值更厉害,占全球近 30%,从新能源汽车到光伏组件,再到 5G 设备,中国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都是第一。 这种量级的发展,不是靠 “转移目标” 就能忽略的。 就像去年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访华,嘴上说要 “沟通”,实际上回去没俩月,就加码了对中国半导体材料的限制,连用于芯片封装的树脂都不让卖了。 你看,就算俄罗斯还在和欧美僵持,中国该面临的围堵一点儿没少,这说明 “躺下” 根本换不来欧美对中国的放松,他们针对的从来都是有能力挑战其霸权的国家,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再说说第二个错觉,觉得中国 “需要” 他们,所以就得无条件出钱出力。首先得说清楚,中国和俄罗斯、伊朗的合作,从来都是平等互利的,不是谁依附谁。 就拿中俄能源合作来说,2023 年中俄天然气贸易量达到了 240 亿立方米,石油贸易量也突破了 1.1 亿吨。 这里面没有谁 “求着” 谁,俄罗斯有丰富的能源,中国有稳定的市场和先进的管道建设技术,俄罗斯能拿到稳定的收入,中国能保障能源安全,这是双赢,不是中国单方面付出。 其实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早就不是过去那个需要依附别人的国家了,现在的合作讲究的是 “平等互利”,不是 “谁求谁”。 但这种合作有个底线 —— 不能让中国为了别人的利益,去承担额外的风险。 去年伊朗想让中国在其核问题上 “力挺”,甚至希望中国公开反对欧美制裁。但中国一直坚持的是 “劝和促谈”,推动伊朗和欧美回到谈判桌前,而不是直接对抗。 因为中国知道,一旦公开站队,不仅会影响和欧美的关系,还可能让自己陷入地缘冲突里,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最后伊朗也明白了,中国的支持是有边界的,不是无底线的。 那位俄罗斯专家说得对,伊朗和俄罗斯的那两个错觉,本质上是没看清现在的国际格局。 大国之间的交往,早就过了 “你帮我我就该无条件回报” 的阶段,现在讲的是 “亲兄弟明算账”,合作得对双方都有利才行。 欧美对中国的围堵是长期的,不会因为别人的态度而改变;中国的合作也是有原则的,不会因为所谓的 “需要” 就妥协。
就在俄欧,即将“擦枪走火”的最后一刻,中国,出手了!面对北约50国,在联合国的“
【21评论】【3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