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载生于河南安阳武旺村一个拉煤车的家庭,排行老二,从小帮父亲卸货,双手磨出厚茧。

孙玉俊说 2025-09-25 02:23:54

马载生于河南安阳武旺村一个拉煤车的家庭,排行老二,从小帮父亲卸货,双手磨出厚茧。1920年代,安阳工人罢工频繁,他亲眼见街头抗议被镇压,血迹染红石板,这让他开始留意报纸,接触进步思想。1925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在广州校区每日操练,肩扛步枪翻土坡,夜读战术书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队北伐,穿越战壕传递命令,衣衫撕裂却坚持归队。北伐失败后,他返回安阳,化名教师潜入工厂,组织纺织女工夜校,教授识字和权益知识。 1935年春,日本在华北制造事端,国民党当局扩大搜捕,特务夜间突击检查。他安排河边集会讨论情报交换时落网,被绳索缚腕押上马车,颠簸送至草岚子监狱。这座旧军营改建的关押所,高墙电网环绕,丙字区专关政治犯,空气中消毒水味混杂霉腐。他初到时保持腰杆挺直,对盘问只以目光回应。很快,他结识志同道合囚徒,用墙壁轻叩暗号协调行动。 六月,狱中伙食恶劣,馒头硬如石,饮水浑浊,病痛频发。他召集几人商议,发起集体拒食抗议。头几天,狱方强灌稀粥,用皮带抽打,但囚徒互相扶持,坚持空腹。斗争高潮时,狱长张麟阁察觉,这人身材魁梧,脸上横肉,平日踱步走廊靴声如丧钟。他先前目睹首次拒食迫使当局让步,允许阅读暂缓鞭笞,心头积怨,决定针对带头者下手。 草岚子监狱作为国民党白色恐怖下的政治犯集中营,关押众多地下工作者,马载的到来加剧了内部张力。他领导的第二次拒食斗争,直接挑战狱方权威。张麟阁下令施以马缠四蹄,这种刑罚将四肢反绑,绳索缠脖颈连成一体,导致血液循环阻滞,四肢紫黑甚至窒息。1935年6月,马载双手反拧背后,膝盖跪地,绳从脚踝绕起,拉紧打死结,麻线刮皮肤撕开口子。手臂扭至极限,肩关节闷响,绳头绕胸脖三匝向下牵引,躯体蜷缩成团。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绳结嵌入肉里,勒出紫红印痕。狱卒退开后,牢门合拢,上锁脚步远去。 时间一分一秒,绳索收缩,脖颈气管挤压,每吞咽如吞刀片。汗血混淌入眼,视线模糊。四肢淤血,指尖麻痛火烧,腹绞痛起,污物渗出浸裤,腐臭升腾,苍蝇盘旋叮咬。伤口化脓,蛆虫爬行钻入,神经部分坏死。门外巡逻靴声整齐,火把光掠过门缝。24小时内,无放风无大小便许可,颈沟深达0.4厘米,气管压迫,四肢肿胀。 狱友试图探视遭棍击退,骂声断续。这酷刑源于张麟阁报复心理,他咽不下拒食让步的耻辱,用此法震慑他人。马载的坚持,成为狱中火种,点燃更多斗志。薄一波后来记录,这种沉默比呐喊震撼人心。他的硬气早现黄埔时,在磁县暴动潜敌营偷军火清单,衣服划烂却归队笑对小伤。被捕后面对电刑,他咬牙开玩笑称电流醒脑。这样的经历,铸就他对酷刑的抵抗。 马缠四蹄在安阳民间称滚地龙,寓意不屈如困龙待腾飞。马载的遭遇并非孤例,草岚子监狱虐囚事件频发,1936年国际赤色救济会据此提交报告,向南京政府施压。他的经历列为铁证,舆论迫使当局关注。 十月,党组织运作,他获释出狱,担架抬出时瘦骨嶙峋,颈裹纱布,同志扶行车过街巷。出狱后在太原养病,数月重返岗位,任八路军政工干部,奔走后方联络游击,夜宿村舍绘图议策。抗战八年,他指挥后方组织,屡化险为夷。解放战争中升任军级政委,指挥天津攻坚,城破后协助市政重建,街头清障列队。 1955年授少将军衔,继续军中建言,直至晚年安度。他的故事在安阳老区流传,激励后辈忆黑暗日子光辉。马载一生从农家子到将军,跨越革命洪流,体现普通人如何在高压下守护信念。国民党当局的白色恐怖虽残酷,却无法熄灭个体意志。张麟阁这类狱吏,代表时代黑暗面,他们的手段暴露制度弊端,推动国际监督。马载的沉默抗争,提醒后人,历史中无数无名者用生命书写脊梁。今日回望,这段往事接地气地告诉我们,面对不公,坚持不是空谈,而是日积月累的韧劲。

0 阅读:0
孙玉俊说

孙玉俊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