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拒绝技术转让后,日本接盘越南铁路项目,越南总理范明政这次真以为捡到宝了,宣布高铁动工在即,可他恐怕忘了掂量一下,接盘的是谁,付账的又是谁。 越南盯上了中国的高铁系统,想要一揽子引进技术、设备、甚至管理模式。 但谈判很快卡住了,主要原因是中国高铁技术属于自主创新的核心部分,这类技术转让本来就非常谨慎。 中方不愿全部转让核心技术,这让越南短期内很难获得像中国一样成熟、本地化的高铁能力,只能把目光转向其它国家。 日本这时候高调介入,无论是在政务上还是在资金技术层面,都展现出了极大诚意。 日本铁路企业历史悠久,建设技术也不可小觑,很多海外项目都有参与经验。 这次日本上来就承诺巨额贷款和专业方案,在国际市场上势头很猛,只是日本高铁方案造价之高超乎想象,有媒体甚至根据实际通胀和用地难度推算,最终费用可能还要涨几十亿。 日本方面对整个高铁工期的预判特别长,从立项、建设到完工运营,拉满的话可能要30年。 如果什么都按部就班推进,南北全线贯通恐怕要到2045年,对于发展速度很快但经济体量还有限的越南来说,这样的节奏很难让老百姓和企业看到切实的利益。 投资先花出去,就业和经济回报却很长时间才到位,高铁带来的溢出效应也可能因为周期导致预期反复。 资金方面,对越南财政来说更是一笔沉重的压力,虽然可以用国际贷款、海外援助来分担一部分,但后期偿债和运营压力怎么解决并不轻松。 国际上的高铁经验表明,大型项目需要有足够的基础产业支撑和本土运营能力,否则后期拉长工期、维护成本飙升都能把预算打得粉碎。 现在日本成为高铁主要承建方,其实在战略利益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日本是越南大额直接投资国之一,各类产业、基础设施投入都采用“融合绑定”的方式。 一旦高铁建成,后续维护、运营、扩建等各个环节都会直接或间接依赖日本技术和资本。 这种过程中,越南如果没有自己的产业能力加持,很可能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被动状态。 高铁就是典型的系统工程,有技术、有设备还要有运营管理,任何环节缺了都会变成“看天吃饭”。 某种意义上,越南国内也在反思,是不是要分散风险、引入更多高铁强国来参与竞合。 中国作为近邻,过去几年和越南在铁路联通、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合作逐步加深。 中越间签署过不少能源、交通、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在高铁部件生产、管理体系、本地化人才培养方面做了铺垫。 未来一旦日本方案推进受阻,越南很有可能重新回头,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一起谈判,调整合作模式,争取利益最大化。 越南高铁项目在本国意义重大,不仅仅是象征现代化,还是解决南北交通紧张、提升区域经济带的关键杠杆。 但这个过程中,越南需要面对现实:巨大资金压力、长期依赖外部资本和技术风险、投资回报周期长,本地自主能力不足。 单纯靠外资和外部技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越南的产业能力和管理体系需要同步成长,否则再多的投入也难以产生和预期相等的实际效果。 这个高铁梦想能不能照进现实,既要看越南自身对项目管理、路网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持续投入,也要看和国际合作者之间能否形成真正互利的合作方式。 接下来几年,是分期建设、灵活调整,还是继续加大外部依赖,全看越南政策怎样平衡理想和现实。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越南民间喊话中国:给技术就做“最忠诚小弟”,历史伤疤却难逾越。这样的民间呼声并
【8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