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空军部长称:曾不敢相信中国军队发展比美军快,必须加快创新 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最近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地说起中国军队发展的速度,让他一度觉得数据有问题。这事儿不是随便聊聊,而是牵扯到美军整个战略调整。话说回来,肯德尔这人背景挺扎实的,1949年生,西点军校毕业后干了十来年陆军军官,还在德国驻扎过,负责导弹维护啥的。后来转到国防部,管采购和后勤,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2021年上任空军部长后,他就盯着大国竞争这块儿,尤其是中国在军事科技上的推进。别看他年纪不小,思路还挺清晰,总爱用数据说话,不带感情色彩。 事情得从美国空军协会会议说起。那天肯德尔在会上讲了半天,核心就是中国军队现代化步伐太快,美军得赶紧跟上。他回忆起几年前在情报部门干活时,参与过一项针对中国军力的研究。报告一摆桌上,那些曲线图显示中国在新型战机、太空装备和远程打击系统上的进度,简直超出预期。他当时就觉得不对劲,心想这数字肯定有误,怎么可能发展得比我们这边快这么多。核对了好几轮,才确认没问题。这经历让他警醒,美军想保持领先,就得在创新上加码,而且速度不能输。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这些年确实在军事领域砸了不少钱,重点投向能直接影响西太平洋格局的领域。比如新型战斗机,像是歼-20系列,已经批量服役,隐身性能和电子战能力不弱。太空方面,中国卫星网络建得飞快,北斗系统覆盖全球,反卫星武器也提上日程。远程轰炸机和核力量更新换代,巡航导弹射程拉长,够得着美军前沿基地。还有海军的航母编队,福建舰下水后,电磁弹射技术直接追平国际水平。这些投资不是散沙一盘,而是针对美军投射力量的弱点,比如空军基地和航母的生存性。肯德尔点明,中国军队把新技术从实验室推到部队的速度,是五角大楼的好几倍。开发周期短,测试迭代快,部队训练也跟得上。这不是空谈,公开报告显示,中国军费年年涨,2024年就超2万亿人民币,重点倾斜高科技装备。 反观美空军这边,肯德尔自己都承认,战备状态烂得超出想象。兰利空军基地的F-22战机,本该是王牌,可不少因为零件缺口趴窝。仓库里叉车转个不停,技师忙活半天也凑不齐配件。整个后勤链条卡壳严重,供应链依赖海外,尤其是某些关键材料容易被掐脖子。肯德尔去视察时,看到停机坪上灰头土脸的飞机,就直摇头。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过去几年预算总被挪用,维护资金捉襟见肘。结果呢?部队出动率低,模拟对抗中生存率也堪忧。现在全球防空网密布,S-400、红旗-9到处是,美军老旧平台一露头就成靶子。A-10攻击机就是典型,低速近距支援在高威胁区活不长,早该退役,但国会总拖着不放。肯德尔暗示,任何没法在对抗环境中混的装备,都得排到次位,资金优先给能打硬仗的系统。 这局面搁谁身上都得急。肯德尔把当下比作1957年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那会儿,美国人吓一跳,才开始太空竞赛。现在中国就是那个“斯普特尼克”,太空领先地位摇摇欲坠。自阿波罗登月后,美军在轨道上占优,可中国反卫星试验和空间站运营,让差距在缩。肯德尔强调,规模很重要,美空军得有足够数量的装备,才能在持久战中顶住。光喊创新不行,还得执行到位。从设计到量产,得按表推进,不能老延期。他推的策略是高中低混合能力,低端便宜货补高端的空档,预算有限时灵活切换。跟工业界合作,弹药生产线提速,几个月内产量翻番。零件可靠性也得抓,标称400小时寿命的玩意儿,用100小时就坏,承包商得负责,不能甩锅。 说到底,这不是技术问题,是节奏问题。中国军队的开发时间线短,美方得学着压缩流程。用数据挖掘工具扫描机队状态,提前堵供应链漏洞。采购部门不能被动等,得主动出击,锁定关键物资。肯德尔还提了AI和网络战,集成电子干扰、cyber工具,破对手的杀伤链。空军太空军一体化训练,加强前沿基地韧性,分散部署避开饱和攻击。这些招数听着简单,落地难,国会预算总卡壳,2025财年空军要的钱,还在拉锯。
美国有没有机会击败中国?可以说,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中美最危险,最容易爆发冲突的
【106评论】【1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