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上海女性在公司的庆典活动中抽中了特等奖,奖品是一辆价值300万的奔驰车。但隔天,公司老板声称这辆车是公司所有,要求她立即交出来。这让女性十分惊讶和困惑:明明这是她抽中的奖品,为什么却被认定为公司所有?
女子名叫韩青青,她与丈夫两人在上海漂泊打工。虽然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但胜在工作稳定,任务量适中,韩女士选择了留在这里工作。 为了增强员工积极性,公司设立了奖项:员工带领客户去看房子,公司就会奖给一张奖票,用来在年会上抽奖。 临近年关,老板段某设立了盛大的年会来回馈各位员工。韩青青手中攥紧了奖券,期盼着自己能中大奖。
看着种类繁多的奖品,韩青青很是激动。她不奢求特等奖的奔驰汽车,只希望自己能够抽到一辆电动车,不用每天挤着拥挤的地铁。 随着一件件奖品被拿走,韩青青心中焦急万分,同样名次靠后的同事认为自己无缘大奖,便将手中的奖券全部送给了韩青青。 她手里攥着二十多张奖券,手心不停的微微冒汗。终于,主持人念到了她的名字:“韩青青女士,荣获本公司特等奖!” 一切都像梦一般,韩青青一脸惊恐的走上台,从公司高管手中接过车钥匙。一时间,台下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看着韩青青手中的奔驰车钥匙,众多员工看到了企业的言而有信,而有些人却露出了嫉妒的爪牙。
年会结束后,韩青青马不停蹄的回家告诉丈夫这个好消息。夫妻俩激动的一晚上没睡着觉。 次日清晨,韩青青早早在公司请了假,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4s店提车,可是店员的话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车子竟然被老板段永卫领走了,明明是自己抽到的,为何却拱手让人?夫妻二人一时间十分不理解,韩青青决定去讨要说法。 到了公司办公室,韩青青火急火燎的找老板问情况,得到的却是老板一番轻描淡写的话:“今年公司业绩不好你又不是不知道,咱的年会送了那么多东西你也看见了,我把车子收回来一方面能保证公司资金周转,另一方面你也能有一份安稳工作了,何乐而不为?”。
大学毕业的韩青青怎么不知道老板是留有私心呢?她依靠法律知识和老板据理力争,恼羞成怒的段永卫不仅要开除韩女士,还拿烟灰缸砸伤了她。 不久,韩女士的老公也来到了公司。两人又要去找段永卫。不料老板见人就破口大骂:“我都没开上奔驰,你凭什么比我开的都好!” 几人愈吵愈烈,争执升级到了肢体冲突。杜某忍无可忍,抄起烟灰缸直接将段永卫鼻梁怼到骨折。 120和警方的到来平息了争吵段永卫送往医院,夫妻二人则接受了调查。段永卫以打伤自己为由,威胁韩女士若是执意要车,自己就将杜先生告上法庭送入牢狱。
面对爱车和相濡以沫的丈夫,韩青青含泪签下了放弃领奖承诺书。面对强横的无礼的老板,韩青青也只能咬牙吞下所有委屈。可是,故事却没有因此而结束。 签订承诺书后,段永卫变本加厉,向韩女士索要不菲的整容费,还将丈夫杜先生告上法庭,判处了八个月有期徒刑。 韩青青忍无可忍,落得人财两空的她把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归还属于自己的奖品。
韩女士认为自己通过抽奖的方式获得奖品属于正规途径,公司理应兑现。而段永卫中饱私囊,属于欺诈行为。 而段永卫却认为奔驰汽车的设立实则是个噱头,目的是想激励员工斗志,为公司造就更多盈利。并且韩女士的奖券并不都是自己的,这些奖券不应生效。 法庭进行了审理,根据《民法典》条例认为韩女士的财产是正常所得,理应通过奖券兑换奖品。最终判决公司归还车辆或等额财产。 段永卫身为老板,心胸狭隘,手段卑劣,不仅败坏了公司名声,还落得悲惨下场。
而我们理应像韩女士一样,面对无形的刀子不应成为待宰的羔羊,积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 你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把你高高举起。如果每家企业都像胖东来一样,名声还是收益都会获得双赢,也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