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0岁的解放军师长周志坚,迎娶19岁的女护士,谁知新婚当夜,周志坚却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9-24 14:43:13

1947年,30岁的解放军师长周志坚,迎娶19岁的女护士,谁知新婚当夜,周志坚却莫名失踪,许世友知道事情原委后,笑骂道:“好你个周志坚,结婚也不忘本。”   1955 年北京授衔仪式的现场,48 岁的周志坚身着崭新的中将军服,胸前佩戴着勋章,目光望向台下人群中的矫明。两人四目相对,不约而同地想起 1947 年那个荒唐又难忘的新婚夜。 彼时的他是 “逃婚” 的新郎,她是守着空房落泪的新娘,而此刻,他们已携手走过八年战地岁月,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这场始于战场的情缘,在授衔的荣光里,更显珍贵。   1947 年潍县后方医院的病房,19 岁的矫明正准备给周志坚换药。此前,她已听说这位新五师师长在战场上有多勇猛,可初见时,却见他红着脸躲在被子里,支支吾吾说要换男护士。 矫明心里觉得好笑,却还是严肃地说:“首长,伤口不等人,要是感染了,怎么再上战场?” 说着便掀开被子,动作轻柔却迅速地清理伤口。 她注意到周志坚的手紧紧攥着床单,额头渗出汗珠,却一声不吭 —— 这个在战场上不怕疼的硬汉,竟会因女护士换药难为情。 换药结束后,矫明特意拿来苹果,笑着说:“您这伤口恢复得好,等好了,可得给我多讲讲打仗的故事。”   从那以后,矫明成了周志坚的专属护士。她发现,这位师长虽脾气急,却格外关心战士:有次她给伤员换药时,看到周志坚亲自给小战士喂饭,还把自己的干粮分给大家。 她也常听周志坚讲起过去的战斗,讲到冲锋时,他眼里闪着光;讲到牺牲的战友,他又红了眼眶。矫明渐渐明白,这个看似粗犷的男人,心里装着家国与兄弟。 而周志坚也被矫明的细心与勇敢打动,有次医院遭遇敌机轰炸,矫明不顾危险,抱着药箱冲进病房,把伤员一个个转移到安全地带,那一刻,周志坚确定,这个姑娘就是他想共度一生的人。   医院领导看出两人的心意,主动撮合。当结婚报告送到许世友手里时,这位急性子首长当即批了 “十日完婚”。 婚礼当天,营区战士们凑了些糖果,许世友带来一坛酒,笑着说:“老周,今天可得老实点,再敢跑,我饶不了你!” 周志坚连连点头,可谁也没料到,新婚夜还是出了意外。   洞房里,红烛摇曳,周志坚刚要跟矫明说话,侦察员突然敲门,说附近发现敌军军械所。周志坚瞬间来了精神,抓起枪就往外走,只留下一句 “等我回来”。 矫明愣在原地,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她不是生气,是担心他的安全。 没过多久,营区里就传开了 “师长新婚夜跑了” 的消息,战士们议论纷纷,有人说 “师长是不是后悔了”,有人说 “会不会出意外了”。 矫明强忍着委屈,对来安慰她的护士说:“他不是那样的人,肯定是有紧急任务。” 夜里,她坐在床边,把周志坚的军装叠得整整齐齐,等着他回来。   天刚亮,矫明就听到营区里传来欢呼声。她跑出去一看,只见周志坚扛着一挺重机枪,身后跟着战士们,手里满是缴获的弹药。 周志坚看到她,赶紧跑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缴获的饼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矫,对不起,让你等急了。” 矫明接过饼干,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开心的。许世友也赶了过来,拍着周志坚的肩膀笑骂:“你小子,结婚都不忘打仗,不过这战利品,我得记你一功!” 营区里的议论声瞬间变成了笑声,战士们调侃道:“师长这是‘抱得美人归,还把装备回’啊!”   婚后,矫明跟着周志坚转战各地。有次周志坚在前线指挥战斗,突然负伤,矫明冒着枪林弹雨冲到他身边,当场给他包扎。 周志坚劝她回去,她却倔强地说:“我是你的护士,也是你的妻子,哪有妻子丢下丈夫的?”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矫明不仅照顾周志坚,还主动帮其他伤员换药,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 “矫护士”。 周志坚也格外依赖她,每次战斗结束,第一时间就找她报平安;遇到难打的仗,晚上睡不着,矫明就陪他聊天,听他讲战术,给他出主意,他们的爱情,就在这样的并肩作战中,愈发深厚。   1955 年授衔后,周志坚继续在军中任职,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矫明则转业到地方医院工作,依旧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与细心,多次被评为 “优秀医护工作者”。 闲暇时,两人最喜欢坐在院子里,回忆当年的战地岁月,周志坚总会笑着说:“当年要是不跑那一趟,哪能给你挣回那块饼干啊!” 矫明则会嗔怪道:“就知道打仗,把我一个人丢在洞房里。” 他们的爱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誓言,却有着战地岁月里最真挚的相守。 从新婚夜的 “乌龙”,到授衔台上的回望,再到晚年的相濡以沫,周志坚与矫明用一生证明:最好的爱情,是既能并肩看遍山河,也能携手历经风雨,在平凡的日子里,书写不平凡的深情。 参考资料:   张志国,编著,《周志坚传》,人民出版社,2010年。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