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荀攸正在家吃饭,突然匆匆跑来一人:“你家来亲戚,正在门口等。“荀攸出门一看

代天谈历史 2025-09-24 14:41:58

一次,荀攸正在家吃饭,突然匆匆跑来一人:“你家来亲戚,正在门口等。“荀攸出门一看,站着俩个要饭的,都不认识。但,荀攸不生气,摇摇头就此了事。 荀攸家里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祖上出过广陵太守,爹荀淑当过黄门侍郎,早早没了,叔叔荀爽拉扯大他。荀攸小时候就聪明,十三岁祖父下葬,有个老部下张权来吊唁,他上前招呼,聊得头头是道,那人直夸这小子有出息。从那起,名声就传开了。 董卓祸害京城那阵,荀攸卷进去,跟着郑泰、何颒他们密谋干掉董卓。计划是画董卓的行踪图,分头行动,结果走漏风声,伍琼被砍头,他好歹逃了命,跑到冀州投韩馥,埋头过日子。曹操打下兖州,他赶紧过去,当了别驾从事。从这儿起,他跟曹操绑一块儿,成了铁杆军师。官渡大战,袁绍大军压过来,曹操粮草快见底,荀攸一锤定音,建议派轻骑偷袭乌巢,许褚带队夜里摸过去,放把火烧了袁绍的辎重。那一仗,袁军直接崩盘,曹操翻身,全靠他这招。 吕布闹腾那会儿,荀攸又出主意,分兵合击,把吕布赶到下邳围死。接着袁谭袁尚兄弟内斗,他帮曹操稳住局面,派斥候四处打探,军报一天几封,手批得飞起。马超反了,潼关大战,他设伏等着,马超一头撞进来,箭雨招呼,退到渭南喘不过气。曹操南征孙权,赤壁栽跟头,他护着主子北撤,雨夜行军,指挥士卒不乱套。平时在朝堂,他管尚书令,定律令,政务上手,百官服帖。曹操忙着打天下,他管后勤,兵粮法度,全是他一手操持。 这人跟荀彧是叔侄关系,可他比荀彧大六岁,军里人开玩笑叫他老侄子。他性子稳,办事靠谱,从不耍小聪明。曹操征战在外,他坐镇许都,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书,批阅时笔走龙蛇,从不拖泥带水。建安十二年,马超那仗打完,他还帮着安抚关中人心,地方豪强服服帖帖。孙权那边,江东水师凶,他建议水陆并进,战船布阵,差点就把赤壁的火给灭了。虽说败了,但他的布置让曹操保住主力,北上重整旗鼓。要不是他,曹操早散架了。 家丁跑来报亲戚,他出门瞧瞧,俩人不认识,衣衫破烂,手里提碗要饭。他没骂人,没赶人,就摇头让仆人给点米饼,打发走。搁别人,早叫卫士轰了,可他就这么轻描淡写。军里传开,同僚拿他开涮,说你家门槛低,啥人都敢来。他也不恼,笑笑就过。程昱看不下去,撺掇张辽去吓唬那俩,仗着张辽那张凶脸。结果没成事儿,荀攸心善,怕出岔子,没让去。 荀攸的谋略,不光战场上,朝政也一把手。曹操定九品中正制,他帮忙完善,选官不靠裙带,凭真本事。律令方面,他参考旧法,改得严明,盗贼少了,边疆稳了。 建安十七年,他旧病犯了,曹操亲自探视,他交代后事,就去了。曹操厚葬他,追赠车骑将军。身后无子,爵位给侄子,魏国律法沿用他那套,直至曹丕上台。曹操后来感慨,失一臂膀,国事难支。他的功劳,搁史书里,简简单单几笔,可实打实。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代天谈历史

代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