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庄镇没了自己的名字,但它的厂子还在烧着火。 探沂镇拿千强镇第97名,一半是刘庄的旋皮机转出来的。 马庄镇靠山吃山,核桃树下数钱,也进了千强,但人家是爬坡上坎硬扛出来的。 刘庄要是没被吞,早该是费县第一个百亿镇。 地平、路宽、技术熟,80年代就敢把木头刨成片卖全国。 可合并那年,没人问刘庄愿不愿意——只问探沂能吞多少。 现在刘庄片区,四成旋皮厂、三成板材厂,还是老班底,老工人。 新牌子挂的是探沂,老机器响的还是刘庄腔。 马庄镇能进千强,靠的是山沟里种核桃、搞旅游,弯道超车。 刘庄想进千强,得靠自己有地、有厂、有产业链——可地没了,厂归了别人,名字也抹了。 乡镇合并不是双赢,是有人当了垫脚石,还不能喊疼。 探沂镇的辉煌里,有刘庄的骨头。 马庄镇的榜单上,没刘庄的影子。 可谁在夜里加班赶货? 是刘庄人。 谁在朋友圈晒“我家在探沂”? 也是刘庄人。 名字可以改,地名可以删,但机器不会忘,手上的茧不会骗人。
刘庄镇没了自己的名字,但它的厂子还在烧着火。 探沂镇拿千强镇第97名,一半是刘庄
静月思语
2025-09-24 14:00: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