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自导自演的故事,孙玉良:如何过得精彩就是人生真谛】人的一生,有长有

孙王良评 2025-09-24 13:34:39

【人生就是一个自导自演的故事,孙玉良:如何过得精彩就是人生真谛】

人的一生,有长有短,但结局是一样的,那就是死亡。区别在于,有的人过得精彩,立德、立功、立言,流芳千古;有的人过得平庸,过得糊涂,过得惨淡,临终痛苦万分。有的人追求人生的长度,总是梦想长寿百年,但天不遂人愿;有的人追求人生的厚度,为了信仰而砥砺前行,虽死犹生。有的智者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即便有意义也是人自创的意义。我认为:既然如此,那如何让自己过得精彩就是人生的真谛。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我认为:人与人的区别在于,有的人生是被动表演,有的人生是主动导演。我是倾向于后者的,我曾是河北省沧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做过边渡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惠伯口乡政府文化站通讯员、计生站统计员,后来辞职到河北星火集团任业务员、分厂厂长、总公司副总、工会主席,再后来辞职写作,决定改行当作家,创造了在新浪博客上年更新六十余万字、点击量超百万的奇迹,自称“中国农民第一博”,作品还被美国《侨报》《日本新华侨报》等海外媒体发表或转载。通过写作这个工具,我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人生轨迹。

所有的人生轨迹,我都力求导演得精彩。在担任边渡口村党支部副书记时,我不花村里一分钱,靠全国众筹集资,为村里办起了一个免费阅读的“三农图书馆”。这一举措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被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从河北星火集团辞职改行当作家后,我的杂文《“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被《广州日报》首发,并作为全国多所百强名校的初、高中试卷试题使用长达十余年,至今仍是热门考试试题;利用我的社会影响力,我参与策划了“卖词救父”“寻找魏涛”“荣耀圆梦”“挽救王静”“救助肖兵”等公益事件,帮助过许多与我有缘的人。因为我一直认为,并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写作不只是用来自我欣赏的,它还是用来救人、度人的。鲁迅弃医学文,不就是因为写文章可以救助更多麻木的灵魂吗?

在多年的社会实践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学术不能闭门造车,社会科学就要接触社会。我自诩为“人民派”,始终认为要跟广大的人民群众走在一起,研究他们的心理和动态,了解他们的需求,充实人生才能找到“抓手”。为人民服务,当然要先了解人民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欣赏攀登珠峰的夏伯渝,身残志坚,五次冲击终登顶;也敬佩华为老总任正非,率领团队在科技“无人区”执着探索。我没有他们那么大的本事,但普通人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啊。遇到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困难击倒,怂了。我一直在自我鼓励要勇敢,要坚强,并因此学习了《道德经》和佛经,修炼自己的心态和定力。人生最重要的不是“避开风雨”,而是在风雨中坚定脚步,以坚韧为笔、体验为墨,在岁月深处悄悄写就一篇属于自己的无声史诗。

有人问我,活到快六十岁了,至今仍一事无成,没有在城里买房子,没有自己的车子,不是人生遗憾吗?我告诉他们说:人生是一种修行,修炼的是一种心态。我修成的心态是谁也夺不走的财富,你的房子、车子跟我的心态比不了。同样遇到困难,我会淡然处之;但我见到许多有房有车的所谓“成功人士”,可是要跳楼喝药寻死觅活的。对我而言,每一次的难关,都是天命的考验,亦是生活中的一种滋味。真正精彩的人生,不是没有挫折,而是在挫折中依然能保持积极心态,永远正能量,你能做到吗?

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游,喜欢拍照,喜欢把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人间看,始终对生活充满美好追求。有句话怎么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是这句话的践行者,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我一直以这样的态度导演并主演自己的人生。记得母亲去世后,父亲因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抑郁到精神崩溃的边缘。我辞去工作陪伴了他将近三年,最后不得不带着父亲去“北漂”,这是我人生中的低谷时刻,生活上常常捉襟见肘,经常厚着脸皮要求朋友买我的字画接济我渡过难关,但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羞耻,一不偷二不抢,照样活得光明正大。人生这场戏,不见得一定要有华丽的舞台,有一场问心无愧的表演就可以了。

“不要在意太多,让它精彩就是了”,这是我面对人生的态度。无论是作为“村官”服务百姓,还是作为儿子孝敬父亲,抑或作为作家激扬文字,我都用自己亲自编写的剧本诠释着人生的精彩。走到哪里精彩到哪里,就是我的人生信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仙”,当作“龙”,当作孟夫子所说的那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那个斯人的。这样的心态,激励着我永远追求人生的厚度,人生的宽度,至于我能表演多长时间才离开这个世界,那是老天爷的事。剧本是永远的,啥时封笔,交给上帝。

0 阅读:0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