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雷军感慨当时哪来这么大勇气 时我其实个人感觉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视角是如果说创立小米时的雷军心里还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证明自己只是差了一点运气才不能成为时代最顶级的弄潮儿,但小米的成功已经证明了雷军有足够强的意志和方法论去推动成功,他为什么还要去造车和造芯?第二个角度是雷军下决定时小米已经从最低谷站起来过一次并成功上市,他到底是出于什么担忧从坚定all in去同时开干两个重大的项目?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点,就是任何事后诸葛亮都是不可取的,不能因为小米现在造车和造芯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就默认小米同时开两个重大的项目是在预期里十拿九稳手拿把掐。要知道2020年和21年的小米正处于阶段性低谷,不仅是股价一度跌至8元,手里的现金流也只有1000亿左右雷军说造车和造芯片压上小米10年家底 ,雷军恰好还是个对现金流非常敏感的人,十八个月现金流这个事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所以万一任何一个项目进展不顺或者效果不佳,虽然不至于说是万劫不复,但对集团一定是巨大打击,这就不由得让雷军这样的人都要慎重考虑。
那么,第一个点,我觉得雷总自己已经给过答案了。那就是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坚定,至少造车这个事,他前期的方向非常接近某个知名友商:我不下场,但我给予你们除了我下场外的一切支持。比如说20年和之前的时间点雷军都在高强度地考察车企和汽车相关产业链并通过顺为资本自己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很多企业,这也为小米后续快速攒起团队打下了一个预先的基础。雷军自己的说法的他最后下定决心造车是因为何小鹏和李斌这两位他投资的车企老板当然也是他的好朋友都力促他下场造车,当然也有一些更高层度的原因,促使雷军最后下定决心要造车。造芯这个事则源于松果的遗憾,这个以后可以开一长篇来讲,我只能和大家说所谓的松果S2流片几次失败没点亮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多的大家可以自己分析。
第二点,我很难说是雷军真的有先见之明,还是从友商的情况里隐约感受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至少雷军在后续的年度演讲里说的是,正因为21年初小米遭遇了美国的制裁,他当时思考:如果小米真的被制裁逼到了绝路,我该如何确保几万小米人能继续吃饱饭,所以造车也就成了一种必然,新的业务增长点总是能带来新的机遇和可能。但雷军恐怕直到SU7上市前自己都想不到SU7是如此一款现象级成功的新能源轿车,以至于我们现在的很多担忧都显得是杞人忧天。但如果你观察过23年和24年雷军的精神状态,我相信你应该不会这么乐观,好在雷军最后的赌博:赌上自己一辈子名誉的赌博成功了,小米不仅现象级发布了SU7和YU7两款新能源车,还成功量产了中国大陆第一块3nm旗舰SoC。
面临绝境和抉择时,你又会怎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