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成功破译出越南方面的一份机密电报,当机译员将截获的内容汇报给领导时,领导大为吃惊,因为消息的内容是:一个月内,我军高达三十多名侦察兵全部被杀,疑似一人所为! 说起这个故事,得从那个狙击手本人讲起。他叫向小平,1966年生在四川南充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家,六个兄弟姐妹挤一屋,父亲是老兵,家里日子紧巴巴的。父亲退伍后在家管孩子严,教他们站军姿,摆弄树枝当枪瞄远山。向小平从小就对当兵有股子劲头,高中的时候就盘算着参军。18岁那年,他直接报名,坐长途车晃荡半天到了北京军区第27集团军某团。入伍后,他每天五点起跑步,靴子踩操场节奏整齐,很快就适应了军营节奏。 训练是真苦,向小平下死功夫练枪法。他知道自己没天赋,就靠多练补。雪地里,别人趴半小时瞄靶就起来,他硬扛三个小时,小臂抖着抬不起枪管才收手。山坡草丛,他轮着练卧姿坐姿跪姿,一练半天,膝盖磨红了也不停。臂力不够,他就绑砖头在枪管上举着晃,肩膀酸到麻木。宿舍晚上,战友聊天,他趴地做俯卧撑,汗滴木板,胸膛起伏不停。实弹射击,他总对准星缺口靶三点一线,全团第一。换狙击步枪后,一千米各种角度射击,全中靶心,军官们记录成绩直点头。 集训时候,一只山鹰从天上掠过头顶盘旋,战友们举枪射偏了,它还晃悠不落。他稳住,调标尺六百米,肩膀靠枪托,扣扳机,鹰胸口中弹直坠草丛。众人围上去看弹孔,他擦枪管继续练。这股子韧劲,让他枪法一步步拔尖。1984年,新华社报道越军五年挑衅边境,伤我235人,边民呼吁反击。那时他还在团里苦练,为上战场攒本事。他日记里写,要学解放战争神枪手魏来国,用120发子弹灭敌一个连。那位老团长就是他的偶像,激励他多练几倍汗水。 1988年,机会来了。中央抽调部队上前线练兵,27集团军轮到,向小平随队奔云南老山。连队驻盆地,两侧山头敌占,越军炮火常砸过来。上级派狙击手去39号高地打冷枪,专杀敌炮侦。他主动请缨,背枪上山。39号乱石多,地雷埋得密,他一步一探,挖出六七十颗雷,汗湿衣领才松口气。选好七观察点十一射击位,在猫耳洞卧倒,眼睛盯前方。连雨天,他趴石上不动,雨泡皮肤发白,手握枪管稳住。 8月11日天晴,800米外敌探现身,五六个越军冒头,一炮侦小跑。他挪到岩后,标尺推八百上膛,瞄准扣扳机,敌脑中弹滚崖。观察手曾怀志报点,他拍土回洞。抽烟时手轻抖,夜里睡不安稳。战友王新昌牺牲消息传来,他砸桌次日上位,心态稳了。傍晚前沿小炮偏落,敌兵跳跃挥手,他从高地瞄准,一枪仆地,衣角干爽。四天大雨,他守洞泡水发热,握枪手软。信号示敌情,他甩头搜敌,一枪放倒目标,脚滑坠崖两米,擦伤后背腿,饥饿爬芭蕉树撕皮嚼,苦涩咽不下,又昏过去。战友抬他下山,眼圈红了。 这份电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截获的。10月,南部边防通信站译员监听信号,捕捉越军加密波,破译后纸条上写:一个多月,本部30官兵战前侦查阵亡,1重伤,31子弹要害穿过,疑同一人手笔。译员递到指挥部,领导们围地图桌看完,眉头紧锁。烟头在缸里滋滋响,有人敲桌说,这准头像魏来国坟地狙杀。回忆起那场120发灭连,大家交换眼神,决定找人。79师政治部主任傅剑仁披大衣,带干部坐吉普颠泥路,下基层排查。 先侦察连翻射击记录,问谁枪准,没对上号。又转步兵营,逐连拍肩问阵地成绩,回答含糊。日头西斜,到27集团军团宣传股,吕股长提向小平,训练拔尖,自愿狙击位。吕股长领路进宿舍,向小平正擦枪管,傅剑仁打量瘦长身影,站笔直,胡茬薄,嘴角微翘。示意坐下,木凳响,他腰挺直落座。吕股长递水,傅剑仁问阵地表现,他双手置膝,回目标在准星中心。追问细节,他比划雪地砖头山鹰,傅剑仁记本子,点头确认。
1985年我军侦察员隆志勇乔装过境侦察,与巡逻的越军擦肩而过被认了出来,越军扭身
【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