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的一天,大将党进回家后发现了一条大蛇,他用棍子几下将大蛇打死后,用蛇肉炖

万寿菊芳草桥 2025-09-24 10:28:32

北宋初年的一天,大将党进回家后发现了一条大蛇,他用棍子几下将大蛇打死后,用蛇肉炖汤喝。没想到,几天后,党进突然吐血,生了场重病难以起床。 在许州城的一条老街,刚下班的大将党正往家走。 他踩过青石板上的梧桐叶,没留意墙根蜷着条赤红大蛇。 党进这辈子,活得像块被战火淬过的顽石。 他生927年,是马邑城外的庄稼汉儿子。 那时中原乱成粥,契丹人三天两头的找事,不是今天大战,就是明天小战。 十岁的党进,被军阀杜重威抓去当仆役。 杜重威爱听戏,偏让这毛头小子在姬妾堆里端茶倒水,倒练出他察言观色的本事。 哪个姨太太爱听软话,哪个管事的爱贪小利,他比谁都门儿清。 二十岁那年,杜重威在石家庄兵败被杀。 党进攥着把锈迹斑斑的铁枪,从乱军里杀出来。 他臂力惊人,能徒手掰弯骑兵的长枪。 胆子更大,主子死了也不跑,硬是跟着残兵败将混口饭吃。 后周显德年间,他成了铁骑都虞候,跟着周世宗柴荣南征北战。 高平之战,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展开了猛攻,党进带着三百轻骑直插敌阵。 箭头扎进他肩胛骨,他咬着牙砍翻七个敌将,这不要命的拼劲儿把柴荣都看愣了。 "这厮,真是块打仗的料!" 赵匡胤黄袍加身那年,党进已是禁军里的"老资格"。 他大字不识几个,偏学文人把兵员数目刻在木棍上。 有回太祖问他带多少兵,他举起木棍直愣愣回禀:"都在这儿呢!" 木棍上密密麻麻的刻痕,看得皇帝直乐。 这哪是兵书?分明是"天书"。 后来赵匡胤见了他的木梃,也跟着笑:"党将军这'天书',朕倒要常看看。" 可就是这么个"天书"将军,偏栽在条蛇上。 978年的许州城,秋深了。 党进卸了铠甲往家走,推开门就瞅见卧榻上盘着条碗口粗的蟒蛇。 那蛇通体赤红,头顶有块肉冠,在烛火下泛着妖异的光。 党进抄起门闩就扑上去,蛇身缠住木棍,两人斗了半炷香。 蛇信子"嘶嘶"吐着,党进累的出了满头大汗,汗珠子砸在青砖上。 最后"咔嚓"一声,蛇脑壳被他砸得迸裂。 厨房很快飘出炖蛇肉的香气。 党进坐在桌前,撕着蛇肉就往嘴里塞。 "这玩意儿比羊肉香!"幕僚们围过来奉承:"节度使好胆量,这等毒物都能降伏。" 他抹了把嘴:"蛇肉大补,明儿给弟兄们也分点。" 谁也没料到,这三日后,党进会吐着黑血栽倒。 军医掀开他的被褥时,吓得倒抽冷气。 他浑身浮满青紫斑纹,像被巨蟒缠过似的。 现代医学能解释,蛇肉没煮透,寄生虫钻进了消化道,引发内出血。 可太平兴国三年的许州城,百姓们窃窃私语:"这是杜重威的报应!当年他叛国,连累三十万将士枉死,偏让这活下来的亲兵头子偿了债。" 党进咽气前突然清醒。 他把攒了十年的俸禄分给杜家落魄的后人,又摸出块碎银塞给门房。 "给隔壁王婆送碗热粥,她家孙子病了。" 这举动让汴京的文官们臊得慌。 他们写奏折能写满三页,可论起对旧人的情义,倒不如这个粗人。 他死后追赠侍中,可史书里就给他留了"形貌魁岸,居常恂恂"八个字。 倒是民间记得真切,有个百姓养了只画眉鸟,被巡街的党进撞见,劈头就骂:"有钱买肉不孝敬爹娘,倒喂这些扁毛动物!" 后来太宗派人架着猎鹰招摇过市,他抄起棍子就要打,听说这是晋王府的鹰才作罢,临走还嘟囔:"可得喂饱了。" 这些糙里糙气的故事,比正史里那些"节度使""都指挥使"的头衔更活泛。 党进就像块从五代乱世滚过来的顽石,身上带着军阀混战的豁口,又给宋初的太平日子磨出些棱角。 他能迎着箭雨冲锋,却学不会对未知之物存三分敬畏。 他能把木梃当"天书"逗皇帝开心,却分不清蛇肉该煮多久才无毒。 有人说,党进的死是报应。 可我觉得,他是被自己的"憨直"害了。 那条蛇,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这辈子,太习惯用蛮力解决问题,却忘了有些事,得用点心。 或许这世上最珍贵的,从来不是什么"天书",也不是什么盖世武功,而是那份"没心眼"的真诚。 就像党进,明明能耍滑头,偏要学文人刻木梃。 明明怕蛇,偏要挥棍子打。 明明快死了,偏要把俸禄分给旧人。 这样的粗人,这样的将军,这样的故事,才是北宋初年最鲜活的烟火气。 主要信源:(党进 ——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此人是北宋猛将,率军击败杨业,声震契丹,却遭同僚嘲笑_百科TA说)

0 阅读:2
万寿菊芳草桥

万寿菊芳草桥

万寿菊芳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