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南国梦,有大山梦。10后小朋友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晚上遛弯的时候,遇见一位大妈

麦芽糖纸 2025-09-23 23:26:43

有南国梦,有大山梦。10后小朋友有自己的诗和远方。 晚上遛弯的时候,遇见一位大妈。她忧心忡忡的说,香港最近可能有台风过境,我女儿在香港啊,跟她说东西一定要准备齐呀!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这位妈妈忧心忡忡的说: 我女儿就喜欢香港。大学毕业之后就留在那里工作了。现在一个人守在公寓里,唉,刮那么大的风… 哎,老孟,这香港刮台风,可不可怕呀?。 有啥可怕的,台风好玩极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管这叫挂风球,一挂风球分几号几号,然后大家就赶紧回家储备淡水,在家里做个打边炉,咕嘟咕嘟的消磨时间! 大风一刮,天地之间全都融为一体,苍茫大海之上,如有万龙吐水… 如果你要是有兴趣,可以直接跑到大风里,伸开双臂感受那种被托举的感觉,那才叫真托举呢! 去。二货! 大妈上来踹了我一脚! 我和香港有不解之缘,80年代,我去香港。那会儿我五姥爷还活着呢,他很认真的问我要不要留下来。 我听了之后摇摇头,NO。 我喜欢北京的大气端方,也喜欢青岛的雅致秀美,还有天津的亲民乐呵,但是对香港的确无感,即便是住在能够看到一汪碧水的半山,也觉得那像个大盆景。 这里没有冬天,稍微飘几片碎雪,立刻就有人穿上皮草,这里的人们总打麻将,张嘴闭嘴,就对小孩子说好好念书,不好好念书就没法坐在冷气房里! 所以我就放弃了留在香港念书的机会,如今想来也没有丝毫后悔的地方,毕竟北京更适合我。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而天津更适合生活。这里舒服的像个摇篮!亲民儒雅,能够让我这个赖子在这里踏实生活,姿势舒展! 其实我和当下很多年轻人谈起话来没有什么违和感,毕竟我的少年时代和现在的小朋友也没区别。一样得去卷。得去好好读书,周末得上好几个课外班,得接受家教。定期度假,所以我能够感受到如今10后00后的这波小朋友,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多元化理解! 对了,还说最近的户外品牌始祖鸟搞的那场崩山大秀,我把这件事跟我弟弟的儿子大猴子说了,大猴子听了之后瞟了个白眼,他说一个户外品牌总走高端路线,动不动就上万,还出限量版,还要配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去年秋天。大猴子想给爸爸买一身骑车时穿的硬壳皮肤,结果他和弟弟一起去了始祖鸟,哎妈呀,7000多,这小哥俩当时就扭头了,根本不值这个价啊,完全是品牌溢价,这比lulu还溢的多,都溢出锅来了! 那天大猴子嘟囔了一句,他说很多去大秀现场观看的人,都是很有钱的财主,之所以能够看着如此破坏环境的活动,就在眼前举行,而丝毫没有感觉到不适,可见这些人是多么的狂妄自大呀! 说完这话,大猴子很认真的抬起头,他说这也是我对做生意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原因! 我既不喜欢挣大钱,也不喜欢大城市! 大猴子在小朋友里可不是个另类。 他说我认识了一个小姐姐,北大的这小姐姐是从云南考到北大,走的是强基计划。我俩聊起天来,小姐姐跟我说她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就激励她,你要走出大山,你要走出云南,你要到北京去看看繁华的世界。 而现在呢,小姐姐研究生阶段已经进入尾声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将走回云南,走回大山,回到自己那个18线小城,踏踏实实当个公务员。小姐姐说,外面的世界我看了,挺好的,但我依然喜欢我的家乡,别的不说,那里有很多蘑菇啊! 的确,很多云南的蘑菇都没法往外运,两三个小时就变样了。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云南吃一种蘑菇,天呐,那种感觉就像是满口脂肪,比鹅肝都好吃。 所以我理解这个爱采蘑菇的小姑娘,我理解她对家乡的挚爱,她放弃了留京,就像是我放弃留在香港一样! 有喜欢北京的,就有喜欢南京的!大猴子那天跟我说,他以后想定居南京,我问他为啥,他说他喜欢这种六朝古都的温润之感,他也喜欢那里远离中心的逍遥自在。 真闹不清这孩子怎么会感受到这种氛围,不都是学校吗? 最后,大猴子还给了一个理由,他说,南京的天气好,一年四季都那么温润,找个书斋,养个青苔,坐在竹椅上,穿着长衫,拿着古籍,在那里字体静的看看书,写文章。 这就是我理想的一辈子。 坐困书城,闲听雨声! 你看你看,这就是我哥。指他传宗接代,那是没戏了。 对于给俺家传宗接代这事,弟弟二猴子总是跃跃欲试扛大旗,他说,他必须得留在北京,哪儿也不能去,因为哪儿也没有北京好,至于留在北京干什么,二猴子说,还没想好呢,等我找到了合适的项目再通知你。 但是非常让二猴子觉得可惜的是他的好友董冬冬,一毕业之后就要扎回老家铁岭! 当然,实际上也不是铁岭,那是一个和铁岭差不多级别的东北城市。董冬冬本来在那个城市里生活的很好,吃着开心的烤羊腰,吸溜着鸡架子拌凉皮。 但是有一天晴天霹雳,他爹被一纸调令调进京城。董咚咚不得不惜别家乡父老,告别爷奶三娘。对。他有个三娘对他特别好! 呜呜呜。我在北京一定会听话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考回铁岭和小伙伴们团聚。 二猴子听了之后直唆牙花子: 考是考不回去了,要想回老家,你得辍学!

0 阅读:0
麦芽糖纸

麦芽糖纸

麦芽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