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炮连连长,盯着两门炮愁得头发都快揪完了,因为仅剩3发炮弹,大战在即,根本派不上用场!没想到,就在这时侦察员送来了一个情报,把连长高兴坏了:小鬼子太懂事了! 1940年那会儿,在山东的抗日根据地,咱们八路军115师686团有个炮兵连,连长叫李玉章。 当时战况紧张,就在李玉章快把头皮挠破的时候,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带了个让他差点蹦起来的情报:盘踞在白彦镇的日军,也运来了一批炮弹,而且数量还不少!为了安全,小鬼子把这批炮弹专门存放在镇北头一所废弃的学校里。 李玉章一听,眼睛“唰”地就亮了,一拍大腿:“嘿!这小鬼子真是太懂事了,送货上门啊!”前一秒还愁云惨淡,下一秒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满脑子都是一个字——干! 他立马找到团长张仁初,把自己的想法一说:咱不能强攻,得“偷”!张仁初也是个胆大心细的主,两人一合计,这事儿能成!这就叫“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现在是“没有炮弹,敌人给我们送”! 计划很快就定下来了。张仁初带主力部队在镇子南边搞出点动静,吸引日军的注意力。李玉章则亲自带着一支精干小分队,趁着夜色,从学校后身的荒地摸过去,准备在墙上掏个洞,来个“乾坤大挪移”。 李玉章带着人,猫着腰,贴着墙根,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学校后墙。那墙是土石混合的,虽然费劲,但总比钢筋水泥的好下手。几个战士轮番上阵,用铁撬棍一点点地撬,用手小心翼翼地抠。没多久,一个能容一人钻过的小洞就出现了。 李玉章第一个钻了进去,借着从洞口透进来的微弱月光一看,好家伙!几十个墨绿色的弹药箱堆得跟小山似的,整整齐齐码了两大堆。他激动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招呼后面的战士跟上。 “别急!”李玉章压低声音,做了一个手势,“先从最里头的箱子开始搬!” 从里往外搬,就算鬼子偶尔从门口看一眼,也发现不了数量上的变化。战士们立刻排成一条人链,一个接一个,把沉甸甸的炮弹箱通过墙洞,无声地传递到外面。 正当大家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束手电筒的强光突然从院子里扫了过来,是日军的巡逻哨!战士们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一个个像钉子一样钉在原地,大气都不敢喘。 光柱在弹药箱上扫来扫去,万幸李玉章的预判起了作用,从外面看,弹药堆没什么变化。巡逻的鬼子嘟囔了几句,就走了。 虚惊一场!大家擦了把冷汗,手上的动作更快了。一箱,两箱……当第九十一箱炮弹被递出去的时候,意外又来了。洞口上方的一块石头没固定好,“咚”的一声掉了下来,砸在炮弹箱上。 这一下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坏了!” 李玉章心里咯噔一下。他立刻让洞口的战士把最后两箱也搬走,任务完成了,准备撤! 可就在这时,李玉章听见隔壁教室里传来一阵压抑的骚动。他想起来了,那里还关着被日军抓来运送弹药的几十个老百姓!如果他们现在撤了,鬼子发现炮弹没了,一怒之下肯定会拿老百姓撒气。 “不能走!准备战斗!” 李玉章把牙一咬,下了决心。 果然,几道手电光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冲了过来。带队的班长杨春生眼疾手快,不等鬼子冲到门口,直接把三颗捆在一起的手榴弹扔了出去! “轰隆!”一声巨响,爆炸的气浪把门板都掀飞了。 枪声瞬间响彻了整个白彦镇的夜空。南边的张仁初团长听到动静,立刻指挥部队发起佯攻,策应他们。李玉章一边指挥战士们还击,一边让杨春生去砸开教室的门,解救百姓。 日军的机枪吼叫起来,子弹“嗖嗖”地从头顶飞过。刚冲出几步,李玉章只觉得左腿一麻,一阵剧痛传来,人就倒了下去。他中弹了。 那一刻,他心里反而平静了。他想,值了!搞来了279发炮弹,还救了乡亲们,就算交代在这儿,也够本了! 然而,他的战友们没有抛下他。被解救出来的百姓和战士们一起,一边还击,一边架起他就往外冲。可丧心病狂的日军,竟然往院子里投掷了毒气弹! 最终,在战友们的拼死掩护下,李玉章被成功救了出来。这次惊心动魄的行动,他们带回了整整279发“九二式”步兵炮炮弹。但代价也是沉重的,英勇的杨春生班长和另外两名战士,永远地留在了那个夜晚。 有了这279发炮弹,686团的腰杆子瞬间就硬了。李玉章的炮兵连,成了名副其实的“战争之神”。在后来的战斗中,李玉章亲自操炮,一发发炮弹精准地砸在日军的碉堡上,把那些曾经让我们束手无策的乌龟壳,一个个送上了天。白彦镇,也最终被彻底解放。 从李玉章和他的战友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次大胆的军事行动,更是一种精神。它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还是人。是人的智慧,人的意志,和人心中那份不可磨灭的信念。
菲律宾懵瘪了!最近,国际问题学者高志凯在马尼拉的一番话,可把菲律宾惊到了。他说得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