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很小心了,印度军方在准备特种战。印度海军陆战队突击营突然上了拉达克山区,训练高海拔潜水战斗。这实际上,就是印度在演练,在班公湖附近摸我方哨位。 现在,印度为了占到便宜,已经把最精锐特种部队拉上了拉达克山区。印度军方很可能,一直都想报复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 就拿这支部队的来头来说吧,印度海军陆战队第12突击队(MARCOS)号称“黑猫”,听着挺威风,实则2024年才刚把编制从500人扩到800人,人员缺口比装备窟窿还大。 这次拉到拉达克的所谓“精锐”,有30%是刚从陆军步兵临时抽调的,连高海拔适应性训练都没完成。 更绝的是他们的潜水装备——2023年花2100万美元从韩国买的“K-7”潜水服,在黄海测试时就出过3次供氧故障。 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直接“水土不服”,水温0℃以下时减压阀冻得跟冰棍似的,去年11月模拟训练时就有两名队员因为装备故障送医,这哪是战斗服,分明是“移动冰窖”。 而高海拔潜水这事儿本身就透着魔幻,班公湖冬季湖面结冰厚度达1.5米,潜水员得先用电镐凿开冰面才能下水,这动静比敲锣打鼓还响。 别说摸哨了,我方哨兵隔着三公里都能听见。印度人可能是看了007电影,觉得潜水渗透很帅气,却忘了现实里他们的蛙人连基本的耐寒训练都不过关。 2024年在安达曼群岛的潜水考核,40%队员因为低温导致肌肉痉挛落水,最后还是靠渔船捞上来的,就这水平还想在班公湖搞突袭,怕是刚下水就成了“冰下活靶子”。 加勒万河谷的旧账印度倒是记得清楚,2020年6月那场冲突吃了亏,之后就跟开了“装备采购狂”模式似的,2021年砸12亿美元买了法国“阵风”战斗机。 2022年又花7.8亿美元从美国买了MQ-9B无人机,可这些“高科技”到了拉达克就成了摆设。“阵风”在列城机场起飞时,因为高原空气稀薄,载弹量得砍一半。 MQ-9B飞进班公湖空域,立马就被我方的反无人机系统锁定,去年9月还发生过无人机被电磁干扰失控,一头栽进湖里的闹剧,印度国防部到现在都没敢公布事故报告。 更逗的是印度的后勤保障,拉达克山区冬季气温低至-30℃,士兵的防寒服还是2015年采购的俄罗斯“武士”系列,里面的保暖层洗两次就结块,去年冬天就有三个连队因为冻伤减员15%。 不仅如此,印度军方的“报复心”倒是挺强,2023年成立了专门的“北方打击军”,号称要“随时准备惩戒对手”。 可编制表上12个旅,有7个旅缺编超过30%,武器库里40%的T-72坦克因为零件短缺趴窝。 2024年在拉达克搞的“雪豹-2024”演习,步兵连推进到海拔5000米时,三分之一士兵出现高原反应,迫击炮射击时因为气压问题,炮弹直接卡在炮管里,这种“神仙操作”让前来观摩的美国军事顾问都直摇头。 我方在班公湖的准备就扎实多了,新型高原防寒服采用石墨烯发热材料,-40℃环境下能保持体温;哨所建了恒温保暖工事,室内温度常年维持在18℃;更绝的是水下部署了光纤声呐阵列,印度蛙人在湖里划水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2024年12月印度蛙人偷偷摸摸靠近湖岸,刚把潜望镜探出水面,就被我方红外摄像头锁定,哨所直接用广播喊话说“水温太低,建议回家泡温泉”,气得印度士兵在水下直拍水面。 说到底,印度这波特种战演练更像是“行为艺术”,装备靠买、训练靠演、后勤靠蹭,连高海拔潜水这种高难度课目都敢拿出来秀,怕不是把“打肿脸充胖子”当成了国家战略。
印度光辉战机重大突破:中国和巴基斯坦该紧张了9月22日消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正
【46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