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1岁的毛主席在游泳,上岸后沉默许久,说:“我浑身没劲,手和腿也发软,看来,游泳也困难了!”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游泳趣事:81岁高龄最后5次游泳) 毛泽东从小就很喜欢各种体育运动,对于游泳他更是情有独钟,1974年的时候,年过八旬的他依然老当益壮,当时在长沙,省体育馆的游泳馆就成了他最常光顾的地方。 他年轻时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是结合了他到大江大河逆着水流游泳的经历,没有亲身体验,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生动的大气魄。 但岁月不饶人,那时候他的体力已经跟不上趟了,甚至连走路都是晃晃悠悠的,有时候还需要人搀扶。严重的时候身体浮肿,四肢肿得比馒头还大,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觉得,他的情况不适合游泳这样大剂量的运动,纷纷出言劝阻,但人越老玩心越大,性格也更像孩子,毛泽东就是固执地一定要下水。 11月的时候天气已经转凉,毛泽东带着几个警卫员,再次来到了游泳馆。你别说,在地面上走路的时候他甚至都有些站不稳,一到水边就精神了,跳下去大展绝技,一会儿仰泳,一会潜泳,还悠闲地在水里绕着圈游,看到他状态这样好,大家的担忧也消散了一大半。 这时的毛泽东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岁时的模样,他在水里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看得岸上众人捧腹大笑。游了一会后,工作人员请他上来稍微休息一下,结果毛泽东不服老,在水里摆了摆手,还比出一个20的手势,竟然还要再游一会,没想到过了几分钟,他又“耍赖”地把时间延长到了30分钟,大家都拿他没办法。 到了12月,毛泽东的体力有了明显的下降,在水里也感到了力不从心,这些变化都被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很多曾经轻松的游泳动作,现在做起来都相当费劲。 毛泽东自己也觉察到了这点,他满心遗憾地对一个叫陈长江的警卫员说,看来我真是老了,手脚都没力气,可能以后都与游泳无缘了。果然这话应验了,这次以后,毛泽东再也没下过水了。 毛泽东一生中关于游泳的故事还有不少,比如1955年的时候,他也是在长沙,那时正是6月酷暑,他跟几位当地领导一起讨论农业合作化的事。刚下过一场大雨,毛泽东感到异常闷热,便提出要去湘江吹吹凉风洗个澡。 雨后江水暴涨,还冲下来很多泥沙和杂质,大家都觉得不妥,纷纷请毛泽东不要冲动,见实在拗不过,只得临时通知当地部门,派来安保人员和专业游泳队员陪同。 毛泽东兴致勃勃坐上船,一路开到了猴子石,他麻利得脱掉外衣,扑通一声就扎进水里,一直游了1个多小时,尽兴而归。 结束后他又开始工作,到当地军人疗养院看望老兵。结束后又去过去的旧地游览,还徒步爬上了岳麓山顶。因为体力消耗太大,毛泽东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他主动提出要请客,让随行人员尝尝地道的湖南风味,那顿饭他点了很多当地菜肴,还加了一道年轻时吃过的野果,这里面承载着他学生时代的难忘回忆。 1年后,毛泽东又一次来到长沙,不过这次行程匆忙,只停留了一天。来之前他已经到过广州,畅游了珠江。所以哪怕时间仓促,他也想再游一次湘江。 没办法,大家就跟着他到船上讨论工作,来到预订地点,毛泽东熟练地下水了。上来后他意犹未尽,赤着脚到农田路跟当地人攀谈起来,一点领导包袱都没有。 也正是这次,毛泽东喝到了老乡们专门送来的井水,清甜甘冽,又吃了著名的武昌鱼,所以才有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1957年中秋,毛泽东再次来到了湘江边上,用他话说就是“再去拱一拱”,就是还要下水。毛泽东在江水中的矫健姿态,让陪同的专业游泳队员都深感意外,对他惊人的体力也大为赞叹。 这天晚上明月高悬,毛泽东和众人一起吃了饭,餐后甜点就是月饼。这顿饭吃的很简单,只有四个菜外加一份汤。当地领导觉得太简陋,准备再加个菜,结果毛泽东的厨师说,这就是他的日常餐标。 几年后在长沙的江面上,人们又看到了毛泽东的身影,当时他已经是个六旬老人,却跟着专业人士一起,一口气游了6公里,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毛泽东一直保持着健康的体魄,饱满的精神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终身运动的理念。之所以格外中意游泳,他曾道出各种缘由:游泳时不用动脑子,可以完全放空休息,比什么吃安眠药、散步、看戏都强。
1974年,81岁的毛主席在游泳,上岸后沉默许久,说:“我浑身没劲,手和腿也发软
寒烟锁重
2025-09-23 13:38:40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