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三星今年大幅提高了中国稀土进口,其中82%转卖给了美国军工企业!就近些天,中国商务部警告韩国三星,不得把中国稀土转卖给美国军工企业!如果还继续这么干的话,中国将切断对三星的稀土供应! 稀土作为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但其分离提纯技术长期被少数国家掌握,而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尤其在重稀土分离领域,目前仍是全球唯一具备成熟量产能力的国家。 韩国对中国稀土的倚重由来已久,2023年上半年其芯片核心材料所需稀土类金属进口中,79.4%来自中国,到2024年,这一依赖度在全球产业链重组的背景下不仅未降反升,稀土类金属对华进口依赖度较前一年再增2.1个百分点。 三星作为韩国科技产业的龙头企业,其半导体、显示屏及新能源电池生产线均需大量稀土材料,2025年其进口规模的突然扩大,显然超出了正常生产需求的范畴。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稀土的最终流向。美国军工企业对重稀土的需求正处于持续攀升阶段,镝、铽等元素是制造高性能永磁体的核心原料,这类永磁体广泛应用于F-35战斗机的发动机、精确制导武器的导航系统以及核潜艇的推进设备中。 但美国本土稀土产业链存在致命短板,其唯一的稀土生产商MP公司仅能处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分离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短期内无法实现自主供应。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虽在马来西亚建有重稀土分离工厂,且计划在美国得州复制产能,但即便按乐观预期,其真正具备稳定供应能力也需等到2026年之后,且目前仍需将氧化物运往中国进行深度精炼。 这种产业链断层使得美国军工不得不依赖外部渠道获取重稀土,而三星的转卖行为恰好填补了这一缺口。 中国商务部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国家安全考量。2025年4月,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已联合发布第18号公告,对镝、铽、钕等与军工密切相关的中重稀土物项实施严格出口管制,明确要求相关物项出口需获得官方授权,且严禁用于军事目的。 三星作为获得中国稀土进口资质的企业,显然清楚相关管制规则,但其仍选择将绝大部分进口稀土转售美国军工,本质上是对中国出口管制政策的规避。 中方提出的"切断供应"警告具备充分的执行能力,中国不仅是稀土出口大国,更掌控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一旦停止供应,三星的多条核心生产线将面临原料断供风险,其西安工厂的内存芯片产能占比已接近40%,原料短缺将直接冲击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三星的冒险行为背后,既有商业利益的驱动,也掺杂着地缘政治的考量。从商业角度看,美国军工订单的利润远高于民用电子领域,稀土作为战略物资,在军工产业链中的附加值可达民用领域的数倍。 而从地缘层面分析,2025年8月美国商务部将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名单,这一举措被韩媒解读为美国对韩国科技企业的施压手段,迫使三星在中美之间做出更多倾斜。 三星试图通过转卖稀土讨好美国,以换取在半导体设备进口、技术升级等领域的宽松待遇,这种以战略资源换取短期利益的做法,实则将自身置于危险的博弈漩涡中。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在核心矿物领域的对华依赖度已形成结构性困境。除稀土外,其芯片生产所需的多晶硅、锗、镓等关键材料对华进口依赖度均超过75%,其中镓的依赖度较前一年飙升20.5个百分点。 尽管韩国政府曾推动与越南等国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试图降低对华依赖,但稀土开发周期长达数年,且分离提纯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短期内根本无法改变供应链格局。 这种深度依赖意味着三星若失去中国稀土供应,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来源,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将遭受重创。 三星的转卖行为虽暂时缓解了美国的燃眉之急,但也让美国军工意识到,其所谓的"供应链安全"仍建立在第三方对中国资源的依赖之上,这种间接供应模式在国际局势变化时极易断裂。 当前局势的微妙之处在于,三星正处于中美博弈的夹缝之中。中国的稀土管制政策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对全球供应链公平性的捍卫,毕竟稀土作为两用物项,其流向直接关系到地区和平稳定。 而美国将稀土供应链政治化,试图通过施压盟友构建"去中国化"体系,反而加剧了供应链的不稳定性。 三星若继续坚持转卖行为,不仅将失去中国市场的稀土供应,还可能面临中方依据《出口管制法》采取的进一步制裁措施;若停止转卖,则可能得罪美国,影响其在半导体领域的长远布局。
韩国三星今年大幅提高了中国稀土进口,其中82%转卖给了美国军工企业!就近些天,中
桃花林里诗
2025-09-23 11:25:5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