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警3000一旦和六代机形成闭合,那么除了中美,其他国家就可以解除武装了。说得直白点,如果中国把最先进的空警3000预警机和六代机组到一块,绝大多数国家空军估计都很难应对。 空警3000在2024年底刚首飞没多久,2025年上半年又接连露面试飞,搭着运-20B平台,雷达天线阵列直接融进机身蒙皮,能360度全向扫描,探测距离拉到600公里开外,还专治隐身目标。 你想想,以前预警机顶多是空中眼睛,现在简直是带了AI大脑的指挥中枢,能实时刷新战场图像,链接卫星、地面站,甚至深海潜艇,形成单向透明的态势感知。 再说第六代战机,成都和沈阳两家厂子齐发力,J-36和J-50原型机2024年底就相继现身,2025年3月、6月又多次试飞曝光。 J-36那宽大双座布局,机头敦实,兰姆达翼设计,强调远程打击,三台发动机推力猛,航程轻松破5500公里,超音速巡航不用加力,省油又猛。 J-50则偏空优,翼展灵活,无尾翼隐身涂层全谱段都管用,内置AI模块能自主决策,配无人僚机集群作战。说白了,这些都不是简单升级五代机,而是直奔信息主导的未来空战,机动性、载荷、传感器融合,全都拉满。 这两样东西搁一儿,就不是1加1等于2那么简单,而是直接织成一张情报网,探测、传输、打击一气呵成。空警3000先用数字雷达阵列揪出敌方隐身机,哪怕F-22或B-21那低可观测涂层,也逃不过它的反隐身优化,波束聚焦微弱散射,距离拉到500公里。 数据链一激活,加密包直传给J-36或J-50,AI那边儿几秒钟就分析完威胁等级、路径预测,飞行员或系统直接下手,霹雳-17超视距导弹甩出去,命中率高到吓人。整个链路反应时间压缩到秒级,以前空战拼单机性能,现在拼的就是这套体系协同,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精准卡位了。 这种闭环不光是空中,还能拉上地面雷达、卫星群,甚至水面舰艇,形成多平台融合。空警3000尾部那凸起通信系统,专为复杂环境设计,能指挥陆基导弹和舰载火力,歼-20S双座版还能分担部分预警任务,带攻击-11无人机群突防。 搁在东海或南海演练里头,这套组合的突防能力提升好几倍,一架空警3000就能罩50多架作战飞机全程情报支持。 对手的隐身优势直接废掉,因为情报不对称太大了,第六代机的AI决策又快又准,避开干扰,调整角度,火力输出像流水线。话说回来,美国那边E-7项目2025年预算砍掉,F-47还停在命名阶段,中国这节奏,领先不是一两代的事儿。 现代空战早不是狗斗时代,而是信息战加电子战的综合较量。空警3000的态势感知高到能实时处理上百目标,融合红外、电磁信号,第六代机再补上执行力,敌人预警机、加油机那些高价值节点,一露头就成靶子。拿周边国家比比,四代机为主的空军,雷达覆盖有限,协同链条短,面对这套体系,估计还没起飞就暴露了。俄罗斯苏-57进展慢,欧洲的FCAS还卡在纸面上,日本的F-X勉强跟上五代,印度那AMCA更别提,预算和技术都跟不上趟。 这威慑力不是空谈,在区域安全上,作用大着呢。2025年上半年,中国空军预警机总数破30架,空警3000首批列装在即,覆盖东亚热点区。 第六代项目小批量生产启动,舰载变体和无人伴飞型跟上,反应时间从分钟级降到秒级。周边国家一看这架势,空军部署得调整,电子战设备砸钱,联合演练增多,但差距拉不开。 外交桌上,中国强调防御,但装备实力的展示,直接降温摩擦风险。大家都明白,空中绝对统治不是吹的,打起来谁吃亏一清二楚。长远看,这套体系还能扩展到太空网络,推中国空军上全球一流台阶,护航周边稳定。 再想想全球格局,美国NGAD项目延到2025,欧洲日本还得抱大腿,中国这步,等于重塑空战规则。第六代机的多平台协同,空中地面海上太空全连通,歼-20S指挥无人机群,空警3000组网,F-22魔改都救不了。 未来几年,批量列装后,中国在亚太空中力量对比,绝对优势稳如泰山。其他国家?解除武装听着极端,但现实是,得好好想想怎么合作,别硬扛。
印度最大损失曝光,原来不是空中的3架阵风战机,而是地面指挥部被连锅端。在克什
【2评论】【25点赞】
奶瓶砖家
格局大点,只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