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赵丽蓉的丈夫盛强去世,赵丽蓉才36岁,大姑姐撮合赵丽蓉嫁给小叔子盛弘

桃花映面红 2025-09-22 14:59:18

1964年,赵丽蓉的丈夫盛强去世,赵丽蓉才36岁,大姑姐撮合赵丽蓉嫁给小叔子盛弘。赵丽蓉听到直接回怼道:“哪有嫂子嫁给小叔子的,你这不是毁我名声吗?” 1989 年春晚后台,51 岁的赵丽蓉正对着镜子整理戏服,手里攥着《英雄母亲的一天》台词本,嘴角还沾着没擦干净的 “玉米面”。 即将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她,手心微微出汗,却眼神笃定。 没人知道,这位后来让亿万观众捧腹大笑的艺术家,此刻脑海里闪过的,是年轻时在评剧班啃着凉窝头练嗓的清晨,是两次送别丈夫时漫天的风雪,是抱着脑瘫女儿整夜未眠的夜晚。 赵丽蓉的 “韧劲”,早在 12 岁进评剧班时就刻进了骨子里。 那时师傅教 “疙瘩腔”,她总也唱不到位,就每天天不亮跑到河边练,对着河水反复调整气息,直到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才肯喝口温水歇会儿。 练身段时,基本的 “卧鱼” 动作,她要在地上反复蹲起上百次,膝盖磨破了就裹块粗布,血水渗出来粘在裤子上,也没喊过一句苦。 15 岁第一次登台演《花为媒》里的丫鬟,只有三句台词,她却提前三天就对着蜡烛背,连丫鬟的手势、眼神都琢磨得透透的; 演出结束后,台下观众特意为她鼓掌,师傅拍着她的肩说:“这孩子,眼里有活儿。” 1953 年嫁给盛强后,赵丽蓉的生活多了份温情。盛强知道她爱吃贴饼子,每次她演出晚归,总能在灶上看到温着的贴饼子和一碗热粥; 她练新戏卡壳时,盛强会帮她把唱词抄在小纸片上,贴在厨房、床头,让她随时能看。 1958 年二儿子盛谦出生后,盛强身体更差了,赵丽蓉每天要先送孩子去托儿所,再赶去剧团排戏,晚上回来还要给盛强煎药、洗衣服,忙到深夜才能躺下。 可即便这样,她从没耽误过一场演出,剧团领导说:“赵丽蓉的戏,从来不用人催,永远准备得最充分。” 1960 年盛强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她正在排《杨三姐告状》,强忍悲痛演完这场戏,下台后才躲在后台的角落里哭出声,她知道,两个年幼的儿子,还等着她撑起这个家。 1964 年大姑姐提出让她改嫁小叔子盛弘时,赵丽蓉的第一反应是拒绝。那时的她,既怕别人说闲话,更怕对不起盛强。 可盛弘的默默付出,渐渐暖了她的心:冬天水缸冻住了,盛弘天不亮就来帮着砸冰挑水;儿子们放学没人接,他就提前下班去学校; 有次赵丽蓉发烧卧床,盛弘不仅给她熬药,还学着给孩子们做面条,虽然煮得半生不熟,孩子们却吃得很开心。 最让她动容的是,盛弘从不在她面前提 “结婚” 二字,只是在她难过时,默默递上一块手帕,在孩子们想爸爸时,耐心讲盛强的故事。 1965 年国庆,在孩子们 “想让叔叔当爸爸” 的期盼中,他们办了场简单的婚礼,盛弘对着盛强的照片鞠躬时,赵丽蓉红了眼眶,她知道,自己终于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婚后第三年,女儿盛莉出生,却被查出脑瘫。那段日子,赵丽蓉和盛弘带着孩子跑遍了北京、上海的医院,盛弘白天要去学校上课,晚上就守在女儿床边,给孩子按摩、喂药; 赵丽蓉演出结束后,第一时间就往家赶,哪怕再累,也要抱着女儿唱会儿评剧。 有次女儿半夜发烧,盛弘背着孩子跑了十几里路去医院,赵丽蓉跟在后面,看着他汗湿的后背,心里又酸又暖。 可命运还是没留情,1977 年盛莉去世时,赵丽蓉握着女儿冰凉的手,反复说 “妈妈对不起你”,盛弘抱着她,哽咽着说 “咱们都尽力了”。 1984 年盛弘突发心脏病去世后,赵丽蓉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艺术中。1989 年登上春晚后,她凭借接地气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成了观众心中的 “国民奶奶”。 但很少有人知道,每次演出前,她都会把家人的照片放在化妆盒里,演出结束后第一时间拿出来看;她从不接过度商业化的演出,说 “艺术不能沾太多铜臭味”; 晚年身体不好时,导演劝她用替身,她却说 “观众来看我,我就得亲自演”。 2000 年,赵丽蓉因肺癌去世,临终前她还惦记着没排完的评剧,嘱咐孩子们 “要好好做人,别给家里丢脸”。 如今,她的小品《如此包装》《打工奇遇》依旧是春晚经典,评剧《花为媒》《杨三姐告状》仍在舞台上上演; 她的儿子们传承了她的坚韧,大儿子盛大鸣成了戏曲演员,二儿子盛谦在普通岗位上兢兢业业;每年她的诞辰,都有观众自发缅怀,在网上分享她的作品,说 “看到赵奶奶的笑,就觉得心里暖”。 赵丽蓉虽已离开,但她用一生诠释的 “坚韧” 与 “温情”,早已化作一道光,照亮了无数人的生活。 信息来源:(赵丽蓉去世十八年:如果她还健在,今年刚好90岁 2018-07-19 人民网-文化频道)

0 阅读:0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

桃花映面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