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日本估计已经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最佳时期,特别是2000年左右那会儿,大量在华投资的日企亲眼看见我国恐怖的经济增速,内心是非常着急的,所以才一直唆使美国搞我们。 2000年之后,每年经济数据一出来,日本内部的焦虑就堆得更高。按日本那些高层的想法,总得找个办法,不然这么下去自己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可那时候美国根本没空搭理东亚,整个注意力都在阿富汗和中东,眼看日本提的建议没人搭理,他们内心的着急和无助只能自己消化。 真正让日本压力山大的是2010年,当年中国GDP正式超过日本,从那一刻起,日本彻底意识到,自己多年积攒的优势没了,现在突然就被反超了,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随后钓鱼岛问题闹出来,日本看起来强硬,实际上更像是在赌一把,想挑起事端让美国站出来和自己一起对中国强硬,但这种如意算盘最终没能奏效。 再往后,日本以为抓住了美国所谓“重返亚太”的机会,可谁想到,2008年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美国自己都忙得焦头烂额,日本能得到的帮助也变得非常有限。 日本苦等多年,美国也只是在需要日本的时候把他们当作合作伙伴,根本没有像日本期待的那样,帮他们压住中国。 经济危机让日本出口大减,本来就不快的增长更加乏力,同时中国依靠自身强大的市场和政策反应迅速恢复了元气,反而越拉越开差距。 2011年福岛核电站危机又给了日本当头一棒,地震和核泄漏不仅让日本的经济加速下滑,也让全世界看清了日本应对巨大灾害的能力有限。 国内供电紧张,供应链一次次中断,原本的产业优势都枯萎得更快,后面日本想靠结构改革、货币宽松那一套再往前冲,但无论怎么努力,和中国的差距还是越拉越大 到2015年,中国的GDP已经是日本的两倍多,日本的困顿变成一种说不清的无力感。 日本没有停止尝试突破,不管是科技、文化,还是国际上的合作,很多领域日本都不想轻易认输。可现实是,日本不论怎么努力,一旦和中国对比,显得进展缓慢。 国际分工变化很快,中国的新兴产业天天冒头,日本的些老产业反倒成为了拖累,日本这个想当亚洲老大,但现在姿态和实际表现早就不成比例。 日本虽然还没完全死心,反复寻求在新领域上翻身,但已经失去了当年那种底气,每次回头与中国的成绩相比,都有种失落的滋味。 而且历史和现实的压力在心头,过去曾经压制中国的事实让日本更加纠结。现在的局势基本上说明了,这种强烈的焦虑感短期内没有什么缓解的机会。 面对从自身流失的优势,日本既有不甘,又无奈,更重要的,是不断对自己的国运和方向产生怀疑,甚至可以说已经彻底迷路了。
[下雨]日本估计已经非常清楚自己错过了最佳时期,特别是2000年左右那会儿,大量
幕沧小澜
2025-09-22 14:42:20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