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日本富家女不顾家人反对,远嫁数学家苏步青。哪料,日军侵华期间,富家女竟趁苏步青外出,在家中接待日本军官。凭借着日本人的身份和熟练的日语交谈能力,松本米子成功周旋于日军军官之间。她不动声色地保护了家中的重要科研资料和教学文献。 1937年的杭州,战火已经逼近学府,一天,几名日本军官闯入苏家的院落,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要借着同胞的身份劝说苏步青投靠,甚至暗示若能效力“大日本帝国”,不仅能保全家人,还能得到丰厚的待遇。 那一刻,家中只有松本米子在场,她知道这些人不是来探望的,而是来威胁的,面对军官的质问,米子没有慌乱。 她用日语冷静回应,说丈夫只是一位研究学问的人,不懂政治,更不愿卷入战争,她的态度坚定而沉稳,让这些本以为能轻易得手的军官颇感意外。 看着眼前这个日本女子的神情,他们心里复杂,一方面觉得她固执,一方面又明白此事若硬来,反倒不利,最后,他们只得悻悻离开,什么也没得到。 苏家的书稿、资料、教案得以完好无损地留下,松本米子出生在一个有地位的家庭,父亲是学术界知名的教授,家境优渥,从小生活在规矩严谨的环境里。 她学会了插花、书法、茶道,也练得一手古筝,在那样的背景下长大,她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在场面上周旋,这些能力在战火蔓延时竟成了守护家庭的盾牌。 她与苏步青的缘分要追溯到1920年代的仙台,那时的苏步青还是个从浙江平阳贫苦农家走出的少年,靠着乡亲们凑钱得以上日本留学。 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帝国大学,甚至在一次几何考试中写出二十多种解法,震惊了整个学界,苏步青的天赋和勤奋使他在校园里逐渐声名远扬。 米子正是因为父亲的缘故,才结识了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最初的交谈让她看到了对方内心的坚毅与目标,随着时间推移,她愈发钦佩这个来自中国的学生。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在学问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执着,这种力量深深吸引了她,两人走到一起的过程并不顺利。 米子的父亲起初坚决反对,他认为苏步青虽然聪慧,但终究是个中国人,家境贫寒,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亲戚们也多有不满,觉得这样的婚姻不光彩。 然而米子没有退缩,她向家人表明心意,母亲也被苏步青的人品打动,在她的劝说下,最终父亲只能妥协答应了这门婚事,1928年,两人在仙台结婚,米子改名为“苏米子”。 婚后不久,苏步青已经在日本学界小有名气,得到了留任讲师的机会,那是一个安稳的选择,可他的心始终系在祖国,与好友约定回国办数学系的念头,从未在他心中动摇。 当他告诉妻子时,心里有过担忧,怕她不愿意离开舒适的生活,可米子坚定地表态,她既然选择了这个人,就会与他共进退。 1931年,他们带着年幼的孩子一起回到中国,杭州的条件简陋,与在日本的生活相比,差距巨大。 米子没有抱怨,她默默承担家务,照顾孩子,把丈夫从生活琐事中解放出来,那几年,苏步青埋头学术研究,而她则是家中的支柱。 1937年战火蔓延,浙江大学决定西迁贵州,临行前,米子的父亲病危的消息传来,亲情与责任之间,她做出了艰难的选择。 她没有回去,而是坚定地留在丈夫身边,陪着他和孩子一同踏上西迁之路,她挑着担子,一头是书籍教案,一头是年幼的孩子,走过数不清的山岭。 最终,她错过了父亲的最后一面,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震惊,也让更多人敬佩,西迁路上,她没有再弹过古筝,把自己从前的爱好全部放下,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家庭与孩子身上。 她的舍弃与坚守给丈夫提供了最可靠的后盾,苏步青后来能在中国建立数学学科,奠定学界基础,米子的支持功不可没。 抗战胜利后,生活逐渐恢复平稳,1953年,米子成为最早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日本人之一,那一刻,她心中满是自豪,她用行动表明,她不仅是苏家的妻子,更是中国的一员。 这段婚姻之所以令人敬佩,是因为它跨越了国界、家世与时代的阻隔,米子舍弃了优渥的出身,投身于战乱中的中国,把自己的一生都系在丈夫与他的学问上。 她在关键时刻保护了珍贵的资料,在生死抉择中选择了与丈夫同行,在亲情考验前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苏步青最终成为中国数学界的领军人物,而他常说自己的成就有一半归功于妻子。 米子的一生,是忠诚与奉献的写照,她用行动证明了婚姻不仅是情感的结合,更是共同承担与坚守的旅程。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1951年,大汉奸刘雨田被枪毙时仍在喊:我这辈子为皇军效力,值了!刑场上的喊声刺
【14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