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岛有一事搞的我们很被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主动撞向中国海警船的那艘菲律宾

睡觉的青岛 2025-09-22 01:11:52

黄岩岛有一事搞的我们很被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主动撞向中国海警船的那艘菲律宾公务船3014号船头进行了改装,加装了一个带刺的“铁疙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菲律宾这次主动冲撞是有预谋的,是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 要说最近黄岩岛这事儿,菲律宾那艘 3014 号船的改装可真是把 “小心思” 写在了船头上。这船是菲律宾 Datu Cabaylo 级的巡逻船,今年刚服役的新船,全长 30 米,排水量 170 吨,按说平时就是给黄岩岛附近的菲律宾渔船送补给的,犯不着弄个又尖又硬还带刺的铁疙瘩杵在船头。但你看看现在这造型,活脱脱把补给船改成了 “海上刺猬”,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是为了运物资准备的。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 9 月闯黄岩岛的时候,不光是 3014 号,其他几艘菲律宾公务船的船头都有类似的改装。这就说明不是哪艘船的船员临时起意,而是整个船队出发前就统一做好的准备。想想看,十几艘船集体加装这种攻击性装置,没有上层统一安排可能吗?就像学校组织春游,总不能每个同学都不约而同带同款零食吧?这种规模的改装,从设计、采购到安装,没个把月时间根本完不成,这足以证明菲律宾这次行动是早有预谋的。 再看看这船的底细,Datu Cabaylo 级巡逻船是菲律宾用澳大利亚设计自己建造的,计划造 24 艘,现在已经服役十几艘了,3014 号就是今年刚加入的新成员。这种船隶属于菲律宾农渔和水产资源局,平时由该局和海岸警卫队共同调度,说白了就是专门在南海给渔船 “保驾护航” 的。但给补给船装撞角,就好比给快递车装保险杠准备去撞护栏,正常运输根本用不上这配置。而且这船最高速度才 14 节,也就每小时 26 公里,比咱们开车在市区的速度还慢,真要搞补给,讲究的是稳当,不是冲撞,这改装完全背离了船只的设计初衷。 今年 9 月 16 日的事件更能说明问题,菲律宾一下子组织了 10 余艘公务船从不同方向闯黄岩岛,3014 号就是其中的 “急先锋”。在中方多次警告后,它还是故意冲撞中方海警船,结果被水炮喷射后就摇起了白旗。有意思的是,去年 3 月菲律宾船被水炮阻拦时也摇过白旗,看来这已经成了他们的固定流程:先主动挑衅,被反击就装可怜。但这次带着 “秘密武器” 来冲撞,明显是想升级冲突,只是没想到中国海警执法这么专业,没给他们碰瓷成功的机会。 从菲律宾的国防预算也能看出端倪,2025 财年他们的海岸警卫队预算达到 312.8 亿比索,比 2024 年增加了 72.6 亿比索,这些钱主要就用在采购船艇、更新装备上。同时海岸警卫队人数要增加 3894 人,达到 30697 人,这么大规模的扩编和经费增加,不可能只是为了搞渔业补给。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预算绩效指标明确要求 “1 小时内可调动的战术营有效兵力达到 90%”,这哪是渔业部门的考核标准,分明是按作战部队来要求的。这些新增的预算和人员,很可能就用在了这类船只改装和冲突准备上。 菲律宾这种做法其实是打了个 “擦边球”,他们让农渔部门的船来执行冲撞任务,想把军事行动包装成民事活动。按照国际法,公务船在执行任务时也得遵守国际海上避碰规则,更不能故意加装攻击性装置。中国海警在黄岩岛的执法完全是依法进行,无论是喊话警告还是水炮驱离,都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菲律宾给民用性质的船只装撞角,本身就违背了船只的使用规范,更别说还用它来冲撞执法船了。 这种带刺的铁疙瘩看似凶猛,实际效果却很有限。3014 号排水量才 170 吨,中国海警船的吨位比它大得多,真要硬碰硬,吃亏的肯定是它自己。而且这种改装会破坏船只的重心平衡,平时在海上巡逻都容易出安全问题。菲律宾为了制造事端也是拼了,连基本的航海安全都不顾了。他们可能觉得装个铁疙瘩就能占上风,却忘了海上执法比的是专业素养,不是谁的 “疙瘩” 更尖。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睡觉的青岛

睡觉的青岛

自有星光璀璨,不惧夜色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