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金门播音站的国民党女特务,每日向大陆播音喊话时,声音娇滴滴的。她们都很年轻,身材不错,有的容貌姣好,有的长相普通。这些女特务的日常工作,通过播音,向对岸的大陆“心战喊话”,这是国民党对大陆的一种心理战术。 话说1953年,那时候两岸刚打完金门战役,国民党退守台湾,金门成了前线要塞。蒋介石急了眼,觉得光靠炮火不够,得玩点心战。他下令在金门马山、大担等地建起几个广播站,专门对大陆喊话,瓦解解放军士气。这些站点隶属国防部心战总队,男的从部队抽调,女的则从女青年工作队或学校招来。那些女播音员多是十八九岁,刚从高中毕业,穿上军装,学着普通话和地方方言,准备上阵。国民党高层算盘打得精,女声听起来软和,容易让人放松警惕,潜移默化地灌输反共宣传。结果,这些女孩一开口,就成了心理战术的尖兵。每天稿子是上级发的,内容无非是大陆穷苦、台湾繁荣,还有劝降的话,夹杂些三民主义口号。女播音员们轮班,声音得练得甜美,带点颤音,目的是让对岸士兵听着听着就动摇。国民党这招源于美军在朝鲜的经验,蒋介石学来用,效果还真不赖,至少高层这么觉得。 这些女特务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广播喊话的机器。1953年头几个月,金门广播站刚建好,设备简单,几台老式喇叭功率就250瓦,风大点声音就散。女播音员得早起背稿,练习发音,确保普通话标准,还得学几句闽南话混着用,好对准福建沿海的部队。稿件分几类,一类是新闻,吹嘘台湾经济起飞,工厂开工,民众吃饱穿暖;一类是劝降,告诉解放军官兵,投诚就能过好日子,国民党欢迎;还有一类是亲情牌,读些假来信,说大陆亲人盼他们回家。声音娇滴滴的不是随便来,是训练出来的,上级教她们放软语调,拉长尾音,像聊天似的。有的女孩长得姣好,照片上眉眼细长,身材苗条,站台时军帽一戴,挺精神;有的长相普通,脸圆圆的,但声音练得甜,照样管用。她们不光播音,还得监听对岸信号,记录大陆广播的弱点,回报告上级调整战术。这活儿枯燥,轮班到深夜,海风呼啸,设备老化常坏,但国民党严令保密,她们签了誓约,泄密就枪毙。心理战的核心是扰乱人心,国民党知道大陆部队多福建人,就用方言戳痛点,喊“兄弟们,回家吧,台湾有工作有饭吃”。效果呢?大陆那边女人听着膈应,觉得这声音假模假式,不是正经女人干的事,但士兵中真有动摇的,国民党这算小胜一局。 国民党这心理战术不是头一遭,1953年正好赶上朝鲜停战,蒋介石想趁机反扑大陆沿海。他从美国学来广播战法,派心战总队进驻金门,女播音员是关键棋子。这些女孩来源广,有的是军校生,有的是地方招募,年龄小,容易控制。工作流程固定,早中晚三班,早班播新闻,中班放音乐扰敌,晚班重头戏,劝降加亲情。声音娇滴滴的招数,是美军教的,说女声能降低敌方警觉,潜入人心。国民党还配了干扰设备,对大陆广播放噪音,但自己喊话时功率拉满,风向对头能传十公里。那些女特务身材不错,军装裹着匀称曲线,站姿笔直,播音时手握稿子,眼睛盯着时钟,确保节奏稳。长相姣好的像画报模特,普通点的也勤快,背稿背到吐。国民党高层视她们为宝贝,待遇比男兵好点,但风险大,炮战时得躲洞里播。1953年下半年,大陆反击建了角屿广播组,双方喇叭互怼,女声对男声,甜腻对刚猛,海峡上空热闹了。国民党这战术接地气,抓住了人性的软肋,士兵离家久了,听着女声就想起娘或媳妇,防线松动。数据上,国民党声称劝降上千人,虽夸张,但确实搅了大陆军心。
1953年,金门播音站的国民党女特务,每日向大陆播音喊话时,声音娇滴滴的。她们都
纯纯的妹妹
2025-09-21 22:02: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