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个美国豆农的采访,给人看乐了。他说,你们中国人太坏了,怎么不买我们家大豆了。 一直以来,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多年间,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大量的美国大豆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满足国内饲料、食用油等行业的需求。美国豆农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很多豆农家庭的生计就依赖于向中国出口大豆。但如今,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 美国政府近年来在贸易政策上不断 “折腾”,对中国发起一系列不合理的贸易举措,加征高额关税,无端设置贸易壁垒。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贸易秩序,中国企业为了维持自身运营和成本考量,不得不重新审视大豆采购来源。 在此背景下,南美国家的大豆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的 “新宠”。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凭借着价格优势和稳定的供应,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数据显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数量大幅增长,占比不断提高,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持续下滑。 巴西大豆凭借更低的价格和更灵活的运输方式逐渐占据优势。有贸易商透露,从巴西桑托斯港到中国青岛的运费,比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出发能节省近三成。更关键的是,巴西农民近年来扩种了转基因大豆品种,出油率比传统品种高出两个百分点,这对压榨企业而言极具吸引力。 市场选择从来不是单线程。中国国内大豆种植面积也在稳步回升,东北黑土地上,新型农业合作社采用智能化管理,单产水平逐年提升。某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研发的耐密植品种在黑龙江试验田创下亩产超500斤的纪录,虽然与美国亩产800斤仍有差距,但进步速度令人瞩目。 美国豆农们此时才意识到失去中国市场的痛苦。每到收获季,原本堆满仓库等待运往中国的大豆无人问津,价格也随之暴跌。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豆种植者盖尔・唐克斯,望着丰收的豆荚却满心忧虑,因为客户流失,她不得不推迟大豆销售,只为避免更多亏损。田纳西州的豆农们同样面临困境,当地大豆促进委员会执行董事坦言,农民们辛苦种植的作物不仅难以盈利,甚至连收支平衡都难以实现。 而美国政府此前的一系列贸易政策,本以为能在贸易博弈中 “占上风”,却没想到首先让本国豆农成为 “牺牲品”。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凯莱布・拉格兰多次公开呼吁,甚至致信美国总统,强调美国大豆种植户正面临 “极大的” 财务压力,随着收获季到来,与中国越晚达成协议,豆农受到的冲击就越严重。 美国豆农那句看似抱怨的话语,实则是美国错误贸易政策下的无奈呐喊。国际贸易本应是互利共赢的,如今美国部分行业却因政策陷入困境。未来,美国政府是否会重新审视贸易政策,修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帮助本国豆农走出困境,国际社会都在拭目以待。
日本要接盘美国大豆?美国没有收到中国大豆订单,可能失去高达130亿美元的中国大豆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