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呀!一位乡村编外体育老师的故事。 我们老家的人还是很重乡土情谊的,所以那天,三娃的父母拉着他走到了老二家,对儿子说: 跪下。给你二爹磕头! 孩子是跪在一块红毡地毯上的,躬身下拜的大礼,二爹受的实至名归。这一天父母带着三娃,是来请二爹去赴他的升学宴的。今年三娃金榜题名,考上了大连理工,这一切,三娃的父母说,都要感激二爹! 先插一个不算题外话的话,总有人研究为什么海淀的学生升名校的比例非常大,有的时候一所中学能够出百来个清北生,尤其是这两年,当然不是说前两年出的少,而是因为前两年这些学生所面对的是全球的名校,比如说耶鲁,南加州,你也不能说人家那学校不好啊。 有个海滨老师把这总结成四个字,书香传家。 所谓书香传家,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这些孩子往往都是考二代的后代。 父母就是脚踏实地,通过科考跻身更高的圈层,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名校毕业进京入职,成为新一代北京人,在他们身上依然有许多优秀品质在闪光! 比如说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如今在网上甚嚣尘上的什么高认知父母。要我说能有这八个字的父母,就是高认知! 因为在我身边普遍的,知识分子家庭对孩子要求非常高,绝对不许懈怠。 两岁开始接受图像教育,三岁中英文同步。五岁开始掌握乐器以及精准运动。十岁就得做初中的题,15岁开始读大二的高数,你以为孩子不累,但是父母觉得这种开局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其实这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就是先苦后甜,当然这种教育如今也被很多人诟病,比如说人生一世怎么不是个活。 但是人家家长不买账,我关心的是保持阶层,你别跟我扯哲学。 再有一个,在这些孩子周围起码到初二,他们就已经被分拨了。卷的归一波。不卷的归一波,就像是我弟弟的儿子大猴子说的那样。 上小学的时候,家长会督促你学习,但上了中学,家长所做的就该是督促你休息了,否则你就没法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混。 至于说什么先进的教学理念,四通八达的眼界,那都是后缀之事。如今,只要孩子想学习,在网络上能找到很多的相关辅导材,不存在什么不砸钱补课,就上不了名校的事! 但很遗憾,这两点,乡村孩子都不具备,其实真正在童年懈怠嬉耍的,往往是那些田埂上的娃。很多农村父母对学习无感,自己不爱学。孩子学不学也两可,还有一些父母听信了网上的读书无用论,觉得即便是考上了名牌大学,我也没法翻身! 这里面就存在一个认知差了,乡亲们所谓的翻身就是发大财,开豪车。但是学子最后落在城里,顶多就是能够入职一家好一些的企业。这令好大喜功的一些人不满!但你说,读书进城的娃是不是比他的父辈,比在土里刨食的乡亲们,选择面宽呢? 这些外因,都曾作用在三娃身上,三娃也是一个迷茫的小孩,至直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依然成天抱着手机。而把他领到学习正道上的人,就是二爹! 二爹是村里一个五十多岁的光棍汉。腿上还有点儿一长一短,但是球踢的很好,前几年村里搞了个什么乡贤文化运动,找城里的几个远亲戚画了个缘,在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区,有乒乓球台子,有羽毛球网,还有一个既能打篮球又能踢五人足球的塑胶运动场。而二爹呢?在这儿当起了免费体育老师。 穿着运动衣,吹上小钢哨,二爹带着孩子们踢足球,给他们讲技战术,讲传球,接球,前锋后卫,教他们什么是圣诞树打法?带着他们观摩英超法甲。 孩子们被从虚拟世界里唤醒了,来到了绿茵场上,开始了朝气蓬勃的运动生活。过了没多久,小小足球队被组织起来了,但是面对着小球员时二爹只有一个要求,学习成绩必须得好。学习差的我不要!在班里至少得前十名,三娃,尤其是你想踢主力成绩,必须得上去! 风里雨里练球技,鲜明读书朗朗声,小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引导。你光朝他喊,不管用!得来个代替法,用真正的有吸引力的户外运动来替代手机瘾,说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相当于白面儿替大烟。 如果你拿不出换代产品,光让他强戒,即便是到了大学,他也控制不了自己,依然躲在宿舍里打游戏! 从这一点上来讲,二爹很功德,他给孩子们,给那些农村的孩子带来了海淀孩子的生活,那就是学习,竞争,运动,拼搏! 让孩子的肾上腺燃烧起来,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延迟满足! 有的时候,特别让我痛心的是很多生活在底层的孩子,反而很懈怠,本来家底就薄,自己再不努力,村里打游戏,看网络小说的孩子,一帮一帮的,不跟家坐着,不出门。 许多村里娃都是留守儿童,老人管不了,父母够不着,单单只靠孩子自己如野草一般的生长,哎,很多人的人生从15岁就已经被注定了… 一想到这儿,我都想给二爹磕一个,有一个经他引导教育的小球员,如今走出了小乡村,走进了大城市,接受了高等教育,他的人生将更加广阔了! 教师是这个世上最功德的行业。自古有谓:天地君亲师!他可以被抬到与父母相同的高度的人。而二爹呢?这个既不在体制,又没有编制的业余足球教师,配得上那个乡村娃的一跪! 功德呀!
功德呀!一位乡村编外体育老师的故事。 我们老家的人还是很重乡土情谊的,所以那天,
麦芽糖纸
2025-09-21 13:46:2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