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今晚上吃了两块刀鱼,两块猪头肉。还吃了一个小地瓜,喝了一碗小米油呢。他今天晚上吃完饭,还去楼下坐了一会。爸有救了,中药有效果啊!”老公每天晚上回家,必跟我说一说公公的情况。公公的每一个进步他都看在眼里,公公每一个进步也都让他喜形于色。 本来公公的病情有起色,我也跟着高兴。客观地说,中药不一定能延长公公的生命,能缓解他晚期肿瘤患者的痛苦,也是值得的。 但他说得多了,我却越来越无感了。我会继续出钱给公公拿药吃,却不再想关心他的病情变化了。甚至老公说得时候,我有些反感了。 有人说,夫妻一方越孝顺自己的父母,另一方就会越讨厌他们。不知道对不对?也许有同样生活经历的人,会有某种共情吧。这世上圣人很少,我自问,我也只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女人。 周六早晨醒来时,老公兴致勃勃地邀我一起去婆婆家。他说:你去看看爸,他老人家气色好了很多。我最近忙活的有成果啊,他能好起来,我再累也高兴。 说着他可能被自己感动了,竟掉下泪来。老公爱掉泪是实情,他感情丰富,心也很软。 记得有一位好友说:你们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当然,他这话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但其实也是实情,当初结婚的两个人,肯定有很多共同语言,世界观也接近才走进婚姻的。 我们之间,当然会有一些共性。 我们都很心软,所以才能被公婆各种拿捏。当然,我与老公的成长环境不同,我们的处事方式也是有差异的。 我有我性格的局限性,我放不开。老公有他赤贫农民家庭成长环境中,造成的人格劣根性。 我们同很多普通夫妻一样,在磨磨合合,磕磕绊绊中走到了现在。期间有过甜蜜的日子,也在无法排解的琐事中渐行渐远。 如今,我对他掉下的眼泪已经无感了。而我的眼泪,也很少在他面前流了。我们之间的那些叫做“爱情”的东西,从岁月中来,又都交给了岁月。 今天,我在他的自我感动中,只说了一句话:你多久没去看我爸了?他老人家都快忘了你这个女婿的模样了吧? 这次,他终于把他嘴里的“爸”改成了“我爸”。他说:我爸都快不行了,我还有心思管这管那。这个时候,你还跟我计较吗? 我说:不计较啊。所以,你还是去看你爸,我去看我爸。这样,不是挺公平吗? 我知道,我迁就他一下,我们之间的气氛会融洽很多。毕竟,公公确实是病入膏肓了。但我却一点也不想迁就他了,我迁就的够多了,现在只想按自己的想法生活了。 我想宠一宠那个受了很多委屈的自己。 他走了,我也去陪陪我父亲。父女俩喝喝茶,聊聊天,下几盘象棋。爸爸的思想很先进,没有老年人的唉声叹气,暮气沉沉。 时间过得飞快,吃完中午饭,告别他回家。下午,给彼此独立的空间。爸爸会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在公园坐坐,溜溜他的大八哥鸟。 我呢开车出去走一走,邂逅一些我心里的美景,我们的日子是舒朗的。一天,我完全没有想起婆婆家的那些事。 中年婚姻里的岁月静好,也许都是偷来的一段短暂时光吧。没关系,形式都在,想要的不想要的,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秋日生活打卡季#
“爸今晚上吃了两块刀鱼,两块猪头肉。还吃了一个小地瓜,喝了一碗小米油呢。他今天晚
静候春雨意韵悠
2025-09-21 07:50:4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