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跟邻居发生矛盾,6年不说话,不来往。近日,邻居突然红着脸,拿着烟和红包

史面的楚歌 2025-09-21 07:27:21

河南一男子跟邻居发生矛盾,6年不说话,不来往。近日,邻居突然红着脸,拿着烟和红包来求男子帮忙,谁料,男子竟然不计前嫌,一口答应。 河南村里有户人家院门口的石榴树,今年结的果子格外稠。张泽旭蹲在树下剥花生,邻居拎着壶茶凑过来:“老张,今儿这太阳足,咱等会儿把院角的玉米秆归拢归拢?” 张泽旭笑着应下,抬头就能瞧见邻居院里晾着的玉米,金黄金黄的。 谁能想到,这对如今处得跟一家人似的老邻居,六年前可是连正眼都不瞧对方? 六年前那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张泽旭记不清是秋收晒玉米占了道,还是浇地时水渠堵了,反正两家人为了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吵红了脸。 年轻气盛的年纪,谁也不肯先服软,越吵越凶,最后红着眼珠子发下狠话:“这辈子再跟你家来往,我把姓倒过来写!” 打那以后,两家人见了面就跟见了空气似的。张泽旭扛着锄头下地,瞅见邻居扛着犁耙从田埂另一头过,赶紧往地垄里缩缩; 邻居端着饭碗蹲墙根儿吃饭,张泽旭家的狗从门前跑过,他也得喊一句“把狗拴紧喽”,生怕两家狗碰着了惹是非。村里老人背地里直叹气:“这俩娃子,咋就这么倔呢?” 变故来得突然。去年夏天,邻居在地里收麦子时摔了一跤,腿骨裂了,得住院躺着。 张泽旭听说这事儿,蹲在院门口抽了半袋烟,心里头直犯嘀咕:“让你跟我较劲,这回病床上躺着,看你家谁收拾这烂摊子?” 可没两天,他就瞅见邻居家七十多岁的老爷子,拄着根竹棍颤巍巍往村头走——老爷子手里攥着个布包,裤脚沾着泥,走路时腰都直不起来。 那天张泽旭正蹲在院里修三轮车,听见院外有人咳嗽,一抬头就瞧见老爷子站在门口。 老人脸晒得通红,额角挂着汗,布包里露出半截烟盒和个红包,手直哆嗦:“大兄弟……我……我那麦子熟透了,可我这把老骨头实在爬不起来……天气预报说明儿就下大雨,这麦子要是淋了雨,一年的辛苦都白搭啊……”话没说完,老人又咳嗽起来,腰弯得像张弓。 张泽旭手里的扳手“当啷”掉在地上。他想起六年前吵架时,自己拍着胸脯说的狠话; 想起这些年两家人见了面,老爷子总是低着头匆匆走过的模样;想起前几天在村口碰到老爷子,老人想跟他打招呼,手刚抬起来又放下去的样子。 他弯腰捡起扳手,拍了拍裤腿上的油:“叔,您别急,我这就去开收割机。” 那天下着太阳雨,麦芒扎在胳膊上生疼。张泽旭开着收割机在地里转了三圈,汗水顺着下巴滴在麦堆上,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 老爷子搬个小马扎坐在地头,每隔一会儿就喊一声:“大兄弟,歇会儿喝口水!”张泽旭抹把脸,把水壶递过去:“叔,您喝。”等麦子全收进仓,天都擦黑了。 张泽旭拍拍身上的土,发动机器要走,老爷子追出来,硬把布包塞给他:“这是点心意,你别嫌少。” 张泽旭捏了捏布包,又给推回去:“叔,我要是图钱,早来要了。您赶紧歇着,我回去了。” 打那以后,两家人见面不再绕道儿。邻居出院那天,拎着两箱水果上门,见面就作揖:“大兄弟,前些年是我不对,说话太冲。” 张泽旭赶紧扶住他:“叔,我也糊涂,咱以后不较劲了成不?”老爷子在旁边直点头:“成成成,远亲不如近邻嘛!” 现在村里人都说,张泽旭家院门口的石榴树今年结了满树果,邻居隔三差五来摘俩,张泽旭家腌的咸菜,邻居也端走一碗。 俩老头坐在树下抽旱烟,聊的都是“今儿这天儿适合浇地”“明儿该给玉米打药”的事儿。 有人说张泽旭“软骨头”,六年的誓言说放就放。可谁又能说清,这六年里两家人心里头攒的那股子怨气,哪有看着邻居受难时心里头的滋味难受? 老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邻里之间哪有解不开的疙瘩?你敬我一尺,我还你一丈,日子才能过得热乎不是? 就像张泽旭常说的:“地邻地舍的,抬头不见低头见,闹僵了对谁都不好。这麦子收得及时,比啥都强!”

0 阅读:100
史面的楚歌

史面的楚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