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突然宣布 9月20日凌晨,乌克兰无人系统部队打击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及另一石油生产基础设施,造成目标区域爆炸起火,乌方称被袭目标均与俄军后勤保障相关,俄罗斯暂无回应。 萨拉托夫炼油厂年加工能力达700万吨,是俄军南部军区燃料主供源,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年产能830万吨,两者合计占俄欧洲部分炼油能力的12% 。此类精准打击直指俄军后勤命脉,与乌方“断油战”战略高度契合。 2024年乌克兰已对俄能源设施发动81次无人机袭击,致其42%炼油产能受损。当前俄多地出现燃油短缺,部分地区黑市油价涨至每加仑9美元,较官方价高3倍,民生与军事补给双重承压。 欧盟正酝酿第19项对俄制裁,拟进一步限制能源技术获取。俄被迫以溢价20%从邻国进口成品油,能源自主能力受创。这种产业链打击正重塑冲突成本结构。 能源设施成为战场焦点,既影响军事持续力,更牵动民生神经。当炼油厂替代产能因制裁难以恢复,短期战术成效终将转化为长期人道与经济代价,唯有政治对话能打破这种消耗循环。
就在刚刚俄军公布一个重大战果9月20日,俄军在对乌军的空袭中,成功摧毁了正在
【1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