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资金“押宝”中国!中东出现破局者,伊拉克终于等来翻身机会 说起伊拉克,这地方石油多得像自家后院的地,可就是开发不顺,经济老是起不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战争和制裁就把国家折腾得够呛,政治乱成一锅粥,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结果呢,全球第五大石油储量就这么搁那儿,出口全靠波斯湾那条道儿走,周边伊朗和沙特一有摩擦,海峡一堵,国家经济立马卡壳。伊拉克人憋着一股劲儿想翻身,可总觉得缺个靠谱的抓手。直到2022年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当上总理,这事儿才开始有点眉目。他上台后直奔能源出口多元化,陆路海运两条腿走路,还拉上中国砸下大把钱,帮着建管道、扩港口,现在伊拉克的石油终于能多条道儿卖出去,中东这盘棋里,伊拉克算慢慢挤出个位置。 伊拉克的能源麻烦,说白了就是出口太单一。石油储量1470亿桶,够挖好几十年,可全靠巴士拉港走波斯湾,伊朗沙特一闹,海峡风险就上天。苏达尼上台后,立马推“双向突围”战略,陆路管道加上海运升级,分散风险,提升产能。陆路这块儿,他先盯上土耳其和约旦。2023年跟土耳其签能源协议,重点扩建伊拉克-土耳其管道,从北部油田直通杰伊汉港,绕开波斯湾卖到欧洲。管道暂停过一阵,但2024年部分段落重启,工人焊接管段,卡车运钢材,现在原油能稳稳外运。跟约旦的合作也启动了,2024年签备忘录,规划巴士拉到安曼的天然气走廊,边境勘测天然气管道路由,测试压力啥的。这条线一通,天然气就能走陆路到地中海,减少对单一海道的依赖。 海运升级自然少不了巴士拉港,这地方是伊拉克石油出口大头。苏达尼政府砸钱扩建,目标是打造成中东枢纽。中国企业在这儿出力最大,响应“一带一路”,资金和技术全上。2024年,中伊签十年能源协议,总额上百亿美元,贸易交换已超2000亿美元。中国团队帮着测岩层、调钻头,提高老油田产量。巴士拉地区,中国企业建复合体,20亿美元规模,加速现代化。港口扩建后,吞吐量直线上升,集装箱堆场拉长,叉车忙活不停。2025年8月,伊拉克重启“石油换项目”计划,用石油出口换中国基建投资,这不光是钱的事儿,还带技术和管理经验。像中国电建中标40亿美元海水淡化厂,日处理100万立方米,2028年投运,帮伊拉克解水危机。鲁迈拉油田,中国石油提前完成2024年7000万吨稳产,净利润和分红都创新高。 中国为啥这么押宝伊拉克?说实话,中国能源需求大,伊拉克油气稳当。中国企业从2008年艾哈代布项目起步,现在深耕巴士拉,建绿色油田,伴生气利用率从40%提到90%。2024年10月,中国拿下多份油气田开采权,2025年5月又在巴士拉签能源协议,提高产量建炼油发电厂。伊拉克媒体说,中国项目叫“蓝天工程”,因为高效开发,减少污染。2025年9月,中国石油工程签阿塔维天然气处理厂,位于巴士拉西边60公里。战后重建资金缺口880亿美元,中国填了不少,像中国建筑签3.748亿美元医疗城,中工国际建医院。法奥港也中企在推,2025年底一期4500万吨吞吐,项目总投资61亿美元。 这些合作不光是建建修修,还改了中东能源格局。过去沙特和阿联酋霸着市场,伊拉克边缘化。现在伊拉克份额上来了,2024到2025年石油出口稳步增,从338万桶/日到更高。OPEC+配额里,伊拉克呼吁调整,基于1500亿桶储备。2025年8月出口超700万桶,包括479万桶原油。国家预算因收入涨,财政改善,用于民生和基建。苏达尼推OPEC+审查,在会议上强调储备潜力。炼油厂升级,自给汽油,还想出口盈余。 伊拉克经济复苏迹象明显。2023年双边贸易497亿美元,中国是最大原油买家。2024年上半年,西方企业也回流,像BP和道达尔签百亿合作,但中国布局早,份额稳。苏达尼政府计划到2028年,原油日产从400万桶提600万,年均增长4%。中东北非2025年经济增速3.4%,伊拉克跟上节奏。能源安全保障后,国家在国际谈判桌上声音大了,中东博弈里多点筹码。
一觉醒来,土耳其直接把规矩给改了。说从今天起,我们中国的铰接链,你要是想从欧盟绕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