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士去世!!王大成院士,1940年出生,享年85岁。中学毕业于成都七中,大学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即进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我们身体里有无数种“蛋白质”,比如胰岛素就是一种蛋白质,它们的形状决定了能不能好好干活,王院士就是中国最早一批给蛋白质拍“超清写真”的科学家。 上世纪70年代,他参与研究胰岛素的结构,他能看清胰岛素分子上每个原子的位置,精度达到1.8埃。啥概念?1埃比头发丝还细60万倍!就靠这本事,他把胰岛素的结构弄明白了,为后来糖尿病药物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他不光拍胰岛素,还解密了不少“生物武器”。比如蝎子尾巴里的毒素,他是第一个看清楚它三维结构的人。这可不是闲得慌,知道了毒素的形状,就能找到它和人体疼痛开关的结合点,为开发止痛药提供线索。还有那些能杀死真菌的蛋白质,他研究清楚它们的结构后,农民种庄稼时就能少用化学农药,治病用的抗真菌药也能更有效。 王院士不光自己做研究,还特别会“带徒弟”。他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当领导时,建了很多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能给蛋白质“拍照片”的专家。现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能跟上世界水平,有他一大半功劳。 他做的这些事获奖无数,其中两次拿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奖含金量有多高?每年全国也就评几十个,相当于科学界的“奥运金牌”。2005年他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最高荣誉之一。 可能有人会问,这些研究跟咱们有啥关系?简单说,弄明白蛋白质的形状,医生就能设计出更有效的药,农民能种出更抗病的庄稼。比如现在治疗痛风的新药,就是靠类似的技术改造蛋白质分子才更安全有效 。王院士就像开路先锋,他修好的路,让后来的科学家能跑得更快。 他这一辈子,就像给微观世界的“机器”画图纸的工程师。咱们现在能用上更精准的药物,吃更安全的粮食,都离不开他这样的科学家默默铺路。虽然他走了,但留下的知识和培养的人才,还会继续造福咱们的生活。
又一国士去世!!王大成院士,1940年出生,享年85岁。中学毕业于成都七中,大学
社勒
2025-09-20 19:11:15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