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小便宜吃大亏”,浙江张女士在某二手平台上购买奶粉,发现一商家的同款奶粉比自己

用心的茂溪 2025-09-20 16:46:35

“贪小便宜吃大亏”,浙江张女士在某二手平台上购买奶粉,发现一商家的同款奶粉比自己平常购买的奶粉便宜不少,于是果断下单,可是收到货打开一看却是21个空奶粉罐,于是张女士找卖家理论,卖家却说:“是你自己没看清介绍,我卖的就是奶粉罐” 2025年9月初,浙江的张女士听嫂子说在二手平台买奶粉能省不少钱。想着自己两个月大的女儿需要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加上能省则省的心理,她登上了某二手平台。 张女士搜索了孩子一直吃的德国喜宝奶粉,发现平台上的价格确实比市场价便宜不少。这款奶粉市场价通常在270元到330元不等,但她找到的一家店只需要240元就能买到一罐。 被低价吸引的张女士当即决定下单。她甚至豪爽地对卖家表示:“还有多少罐,正品的话我全要了。” 9月6日,快递到达后,张女士兴奋地打开包装,却瞬间傻眼了。出现在眼前的不是一个密封完好的奶粉罐,而是整整21个空奶粉罐子。 “收到的时候,就是瞬间感觉我上当受骗了。”张女士事后回忆道,“买奶粉了,怎么这么多罐子呢?” 她仔细检查了整个箱子,发现里面确实没有一罐装有奶粉。原本期待捡到便宜的她,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张女士立即联系卖家理论,气愤地表示:“我要买奶粉,不是买罐,我晕死。” 卖家却冷静地回答:“我介绍就在那里,你买错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卖家的商品主页确实写着:“出喜宝奶粉罐18个800克的,400克小罐子3个,可做手工小沙发,可放五谷杂粮等。” 卖家坚持自己卖的就是空奶粉罐,而且介绍写得很清楚。 无奈之下,张女士向平台投诉,并提出了退货退款的请求。平台启动了纠纷处理机制,找来17个网络评委组成“小法庭”评判双方的问题。 评审结果出乎张女士的意料:15人支持卖家,只有2人支持她。支持卖家的评委认为:“买家信息中说明是奶粉罐,可做手工,买家买错,责任不应该由卖家承担。” 支持买家的则表示:“20个奶粉罐子卖240元,确实有点夸张了。” 基于这个评审结果,平台最终把货款打给了卖家。 张女士得知评审结果后,情绪更加激动。她承认:“因为我骂了她两句,就是‘芬芳’了两句,她就把我给拉黑了。” 事后张女士曾三次向卖家道歉,但卖家仍然不接受。平台最终提出补偿张女士120元钱,但她仍然想直接与卖家沟通解决此事。 张女士无奈地说:“不是钱的问题,我自己买错单了,我得为我自己负责任。那么我把这个东西退给她,然后她就是运费啊什么的,她订单给我,多少钱我付她,奶粉罐还给你。” 记者尝试联系卖家,得到了简洁而明确的回复:“这件事闲鱼做出了裁判,请不要骚扰我,不是每个人都是闲人。” 卖家显然认为平台已经做出公平裁决,此事应当了结。在卖家看来,这本来就是一场因买家自己疏忽导致的误会,却浪费了自己不少时间和精力。 这起纠纷反映了二手平台交易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张女士之所以毫不犹豫地下单,一方面是因为价格便宜,另一方面是结合对话内容产生了误解。 她解释说:“240元,正常人不会去卖奶粉罐的,再加上你卖奶粉罐,你奶粉罐有它的价格啊。奶粉罐我搜了平台,4块、5块,最多6块一个。” 确实,以240元购买21个空罐子,单个价格约11.4元,远高于市场价。这个不合理的价格本应引起警惕,但却被张女士忽略了。 平台介入后,找来17位网络评委评判,结果15人支持卖家,仅2人支持张女士。 卖家始终坚持:“我介绍就在那里,你买错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最终,平台补偿了张女士120元,但这场纠纷已经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很多人指出二手平台实际上不允许出售奶粉,张女士的经历不仅是一场误会,更是一次关于网络购物风险的教训。

0 阅读:5

猜你喜欢

用心的茂溪

用心的茂溪

感谢大家的关注